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六(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三聚磷腈
1)  hexa(methoxyethoxyethoxy)cyclotriphosphazene
六(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三聚磷腈
2)  hexakis(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phenoxy)cyclotriphosph
六(4-乙氧羰苯氧基)三聚磷腈
3)  polydiethoxyphosphazene
聚二乙氧基磷腈
4)  Hexa[p-(carbonyl glycino methyl ester) phenoxy]cyclotriphosphazene
六对甲酰胺乙酸甲酯苯氧基环三磷腈
5)  poly[bis(trifluoroethoxy)phosphazene]
三氟乙氧基取代聚磷腈
1.
The poly[bis(trifluoroethoxy)phosphazene]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followed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method.
基于磷腈三聚体(HCCP)的开环聚合和亲核取代合成了三氟乙氧基取代聚磷腈(PTFEP)。
6)  Hexakis[2-(2-oxo-1-pyrrolidinyl)cyclotriphosphazene]
六(乙氧基吡咯烷酮)三聚磷腈
补充资料:考茨基,K.J.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派别领袖之一。1854年10月16日生于布拉格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捷克人,舞台美术画家。母亲是德国人,演员和小说家。1863年全家迁居维也纳。1866年入维也纳人文中学。1874年秋入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学习。1870~1882年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憎恨奥地利的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渴望受压迫的匈牙利人、意大利人获得独立平等,崇敬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科苏特·拉约什和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G.加里波第。巴黎公社(1871)革命后他注意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主义。他深受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T.R.马尔萨斯、哲学家H.斯宾塞、J.S.米尔(旧译穆勒)等人的影响。1875年 1月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次年与W.李卜克内西和A.倍倍尔建立联系。1877年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后为德国社会民主党)。这时,他发表的文稿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学毕业后,于1880年应聘到瑞士苏黎世,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改良主义者K.赫希伯格助手,出版《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1881年3月被派往伦敦会见K.马克思和F.恩格斯,从此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1882年春,赫希伯格不再资助党的出版事业,考茨基返回维也纳。1882年秋,筹备创办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1883年 1月,该刊在斯图加特发行,考茨基任主编,直到1917年。《新时代》曾是第二国际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考茨基在该刊发表过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作品,也写过有严重错误的甚至机会主义的作品(尤其是在后期)。1885年迁居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历史。19世纪80~90年代,发表《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莫尔及其乌托邦》(1888)、《爱尔福特纲领解说》(1892)等优秀著作。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物史观以及党的纲领作了通俗的论述,曾得到恩格斯首肯。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被认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代表,他曾出版过《土地问题》(1899)、《社会革命》(1902)、《俄国革命的动力和前途》(1906)、《基督教的起源》(1908)、《取得政权的道路》(1909)等马克思主义著作。1899年还著文批评E.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尽管很不彻底。1905~1910年间编辑出版被认为是《资本论》第 4卷的《剩余价值学说史》,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他多次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成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在许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也发表过错误言论。从1900年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起,愈来愈严重地暴露出中派主义观点,在党内原则争论中持折衷调和态度,并于1910年与R.希法亭、O.鲍威尔等人形成第二国际中派集团。在其著作中回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在国家问题上愈来愈倾向于机会主义。
  
  1914~1938年考茨基成为机会主义者。1914年 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向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建议在表决是否支持政府军事预算时弃权,以中派主义掩饰并支持社会沙文主义者公开的叛变行为。1914年 9月发表《帝国主义》一文,提出"超帝国主义"论。还要求党服从机会主义者的领导,同帝国主义政府合作,鼓吹社会和平主义。为了显示与机会主义者的不同,1917年 4月在哥达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为此他被免去《新时代》主编职务);1921年2月在维也纳建立第二半国际;1922年9月和1923年5月,又将两党和两个国际合二而一,这表明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十月革命后,他写过《无产阶级专政》(1918)、《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1919)和《陷于绝境的布尔什维主义》(1930)等书,歪曲马克思主义、攻击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后,出任P.谢德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和社会化委员会主席,坚持改良主义,极力阻止革命向前发展。1920年到格鲁吉亚支持该地的孟什维克政府。1924年出版《唯物主义历史观》,较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德国法西斯执政后,迁居维也纳。1934年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国籍。1938年德国侵占奥地利之前,逃亡布拉格,不久又逃到阿姆斯特丹,同年10月17日病死于该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