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测井方法
1)  Electro-well logging
电测井方法
1.
Electro-well logging method on coreless drilling for freshwater resources;
淡水资源勘探无岩心钻进的电测井方法
2)  nonwireline logging method
无电缆测井方法
3)  logging method
测井方法
1.
To take the CBM well logging in HZ block,Shouyang area as an example,introduced strata lithology,physical property features and logging method.
以寿阳地区HZ区块煤层气测井为例,介绍了该区地层岩性、物性特征测井方法:根据钻孔测井响应值,确定了该区煤层气储层深度、厚度和结构,并使用体积模型方法及岩心刻度测井法计算了该区目的煤层的相关工业分析指标;利用原始状态下测井资料计算岩石力学性质,获得了比实验室岩石测试更具有代表性的力学参数;利用该区两个参数井的测试资料,建立了该区煤层含气量与灰分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双侧向测井曲线上正幅度差异程度,评价其岩煤层裂隙的发育程度及渗透性;应用声幅测井和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进行固井质量评价,准确地判定了该区钻孔第一、二界面的胶结质量。
4)  log method
测井方法
1.
The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log method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ng strategies of geophysical log in the prduction wells of this area.
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5)  Well logging method
测井方法
6)  electric well logging
电法测井
1.
Rapid whole inver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well logging;
电法测井的快速整体反演及其应用
补充资料:饱和度测井
      通过井筒,用测井仪器测量和计算储层岩石孔隙中的含油饱和度,以判别油、气层中原始含油、气、水饱和度或剩余油、气、水饱和度的分布。测量地层含油饱和度有自然电位、人工电位、自然γ射线、微测井、感应、侧向、声波、岩性密度、中子、中子寿命、碳氧比C/O能谱、介电等测井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选用其中几种方法,综合解释饱和度。
  
  油、气田开发初期,在裸眼井中测量原始含油气饱和度的常规测井方法是电阻率法。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测井资料求出地层真电阻率和孔隙度,利用相应的室内实验数据,根据下列的阿尔奇公式,即可求出相应的地层含水饱和度:
  式中Sw为地层含水饱和度,Rw为地层水电阻率,Rt为砂岩储层真电阻率,∮为孔隙度;m、n、ab分别为胶结指数(或孔隙结构指数)、饱和度指数、孔隙度系数、饱和度系数。这些参数根据实验室岩电分析的岩心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电阻率求得。原始含油、气饱和度S0=1-Sw。对于泥质含量高的砂岩储层则需对粘土影响进行校正。
  
  在油田开发中,需要测得不同阶段的剩余油饱和度。注水开采的油田,一般注入淡水,其矿化度比油层水低得多,因而电阻率高,用电阻率法测定油水饱和度就很困难,目前采用的测井方法有常规测井方法加介电测井法或人工电位法。油和水的介电常数不同,利用介电测井法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的限制,以判断油田注淡水后油、水饱和度的变化。但当油层电阻率小于40Ω·m和泥质含量增高时,介电测井法判断水淹层精度不高。人工电位法是利用注淡水后不同的含水饱和度造成的油层水矿化度的差异,来判别剩余油饱和度,在地层水矿化度小于10000ppm的条件下效果较好。这些方法同时配合常规测井方法如自然电位测井法,效果更好。上列方法只能测裸眼井。在已下套管的井中要用放射性测井为主的测井系列。
  
  C/O能谱测井法 石油含碳量高,水含氧量高,用C/O能谱测井仪测得每个油层中C、O原子的相对含量,就可以用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S0)。孔隙度越高,求得S0的精度就越高。如孔隙度小于15%时,就不能用作定量分析。此法可以不受地层水矿化度限制,并能在套管井中测量。
  
  中子寿命测井法 地层水或注入水矿化度高时,水中含氯量多,氯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大,而油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小。热中子衰减时间与俘获截面成反比,测量热中子的俘获截面,即可求得剩余油饱和度。此法可在套管中测量。通常采用时间推移测井:即在油井完成后未开采前,进行第一次测井,求得原始含油饱和度(S0);油井开始生产后,注入相同于地层水的高矿化度水或让边、底水自然进侵,使油层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定期用此法检查,并将结果与原始情况对比,可得到当时的剩余油饱和度。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20000ppm时,求得S0误差大,本法不能应用。
  
  测井-注入-测井法 在开发后期应用中子寿命测井仪测量水驱残余油饱和度的一种测井方法。此法有三个步骤:①先进行一次测井获得底数;②注入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的水,要使两种地层水的俘获截面相差50mb(毫靶恩)以上,1mb为10-31m2;③重复测井。对比两次测井结果,即可求得残余油饱和度。此法精度高,一般误差小于 5%。可用作决定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的依据。关键在于要有一套严格的施工工艺:注入地层的水必须均匀,而且将油层水推至中子寿命仪探测范围以外;注入的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以不损坏地层的孔隙结构为限。否则,就会影响精度。对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储油层,在开发中期,用此法也可测定剩余油饱和度。
  
  

参考书目
   P.A.魏奇门著,华东石油学院译:《测井解释基础》,第一版,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78。
   (P.A.Vichmann,Log Interpretation Fundamentals,Dresser Atlas Division, Dresser Industries Inc.,Houston,1975.)
   D.C.邦德等编著,王平等译:《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第一版,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D.C.Bondet al.,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Interstate Oil Compact Commission,Oklahoma,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