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内乡板厂
1)  Banchang of Neixiang
内乡板厂
2)  Neixiang County
内乡
3)  Township Shipyard
乡镇船厂
4)  Banchang
板厂
1.
~(40)Ar-~(39)Ar Age of Potash Feldspar from the Banchang Ag-Cu-Pb-Zn-(Mo) Deposit in Hen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河南板厂银多金属矿床钾长石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5)  onsite
厂内
6)  Small medium cement plant
乡镇水泥厂
补充资料:杜来提乡

杜来提乡简介

一、基本概况

杜来提乡位于217国道两侧,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西距布尔津县城19公里,11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8个,牧业村3个,全乡共有13个民族,总人口773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0%,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是人口较多的民族。全乡共有耕地77000亩,其中乡集体经济田3518亩,人均占有耕地9.5亩,主要种植黄豆、油葵、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农为主、强农兴牧是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干、实干、拼命干”、“早干、巧干、科学干”是杜来提乡精神。2004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104052头(只),年末存栏59552头(只)。实现社会总产值7861万元,其中农牧业实现增收145万元,人均收入达3448元,较上年净增354元。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1.5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乡级收入35.7万元,村级收入95.8万元。

二、各行政村基本情况

(一)杜来提村:杜来提村分杜来提乡政府驻地片区和东部片区两块,共有68户,286人。全村拥有耕地4580亩,人均耕地16.1亩。东部主要种植黄豆、油葵等农作物;乡政府驻地片区农业主要种植花芸豆、油葵等农作物,该村第三产业较为发达。

(二)阿肯齐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周围,共有207户,113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上。全村拥有耕地4100亩,人均耕地3.6亩,村域经济主要依靠种植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花芸豆、油葵等。

(三)哈拉塔尔村:位于217国道以北,西距布尔津县城9公里处,是全乡离县城最近的村,共有130户,630人。全村拥有耕地6700亩,人均耕地10亩,主要种植玉米、花芸豆等农作物;该村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养殖高产奶牛,向县城出售鲜奶,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四)草原一村:位于217国道以北5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处,共有126户,612人,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要民族的农业村。全村拥有耕地8400亩,人均耕地近14亩,主要种植黄豆。

(五)草原二村:位于217国道以北4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23公里处,共有102户,500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拥有耕地7030亩,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黄豆,是全乡较为富裕的村,1996年被乡政府确定为“小康示范村”。

(六)草原三村:位于217国道以北4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23公里处,共有74户,423人,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拥有耕地6100亩,人均耕地14亩,主要种植黄豆。

(七)草原新村:位于217国道以北8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处,共有105户,612人,是一个以回族、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农业村。全村拥有耕地9000亩,人均耕地近15亩,黄豆是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八)库尔吉拉村:位于额尔齐斯河北岸、217国道以南15公里处,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农业村,全村共有85户,418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71%。拥有耕地6000亩,人均14.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并出产特色产品苜蓿籽,饲养优质高产奶牛是该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九)额尔齐斯村:位于217国道以南1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处,共有300户,1532人。全村拥有耕地9700亩,人均耕地6.4亩。该村牧民全部实现了定居、半定居,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的乡村。

(十)沙尔铁列克村:位于217国道以南7公里、西距布尔津县城12公里处,共有170户,770人。全村拥有耕地4900亩,人均耕地6.4亩,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的牧业村。

(十一)阿合达木村:位于217国道以北4公里、西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处,共有137户,610人,拥有耕地5300亩,人均耕地8.7亩,主要种植黄豆、油葵等农作物,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的牧业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