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泉州市区
1)  Quanzhou Urban
泉州市区
1.
Features of Acid Rain in Quanzhou Urban and Prevention;
泉州市区酸雨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  central zone of Quanzhou city
泉州中心市区
1.
In recent years,a mass of work was don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noise in the central zone of Quanzhou city,which brings obvious and effective results.
近几年来,泉州中心市区为控制环境噪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仍然超过国家限制标准值。
3)  Suzhou District cf Jiuquan City
酒泉市肃州区
4)  Luojiang District of Quanzhou
泉州市洛江区
1.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in Luojiang District of Quanzhou
泉州市洛江区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分析
5)  Quanzhou City
泉州市
1.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Quanzhou City;
泉州市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2.
Exploration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With 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探索——以泉州市为例
3.
Study on the change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Quanzhou City;
泉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6)  Quanzhou
泉州市
1.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Environmental Natural Radiation in Quanzhou;
泉州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
2.
Research of Urbanized Course and Developmental Trend in QuanZhou;
泉州市的城镇化历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3.
A study on landscape pattern dynamical change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 in Quanzhou City;
泉州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补充资料:泉州宗教石刻
      福建省泉州市保存的宋、元时期各种宗教石刻文物。宋、元时期泉州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海港枢纽。曾有大量外国人士留居或来往于此。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景教(古基督教聂斯脱利教派)、印度婆罗门教、佛教、摩尼教等,并在泉州设寺,拥有大量教徒,并遗留下重要遗物,其中包括教徒的墓碑、墓顶石、石墓雕饰、宗教建筑石雕以及造像等。
  
  伊斯兰教石刻主要有墓碑、墓顶石、石墓以及礼拜寺遗址中的壁龛石刻。墓碑发现较多,分竖碑与横碑两种。竖碑为长方形,一般高0.4~0.9米,宽0.2~0.6米,顶部为双重弧线形成的尖拱;横碑亦为长方形,高0.5米以上,宽 0.6米以上,上、下边缘饰有带状纹,下有莲座。碑阳刻写阿拉伯文碑文,少数在碑阴刻有汉字。碑文简单,一般先述死者姓名,后记回历?淠辍D苟ナ辔し教跏?,一般长1.5米左右,侧面刻阿拉伯文字。石墓用整块花岗石刻成,平面呈长方形,下设须弥式基座,墓顶呈阶梯状内收,多者可达 5层,最上一层为尖拱形顶石,前面雕有云、月图案,顶下一层的侧面阴刻阿拉伯文墓铭(亦称挡垛石刻)。其中泉州东郊的"圣墓"尤为著名,据传是穆罕默德门徒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的墓葬,墓后石廊中有历代名碑 5通,其中一通为阿拉伯文的"重修圣墓碑",刊于回历 722年,即元至治二年(1322)。壁龛石刻多嵌于礼拜寺石墙上的尖拱形壁龛内,用古阿拉伯文刻写《古兰经》经句,如泉州清净寺西侧的奉天坛遗址,即保存了大量壁龛石刻。另外清净寺内还保存了古阿拉伯文的石碑,也是重要的宋元石刻。
  
  现存的古基督教石刻有墓碑和墓顶石等。墓碑形制与伊斯兰教徒的墓碑相似,但铭文用叙利亚文刻写,并且在碑额中刻有十字架。十字架以云朵或莲花承托,有些碑还在十字架两侧雕有带翼天使。墓顶石亦为尖拱状,上面雕有莲花所托十字架。
  
  印度教石刻中主要保存了建筑物上的浮雕,如石柱头雕饰、石造像等。最著名的是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上的 2根青石柱,为元代遗物。石柱平面呈十六边形,但柱顶、柱中、柱脚三部分为四边形。在四边形柱面上刻有印度、锡兰等地流传的神话故事图案。开元寺中,还有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建造的两座婆罗门教式方形石塔。此外,1934年,泉州南门还曾出土高达1.15米的毗湿奴神石像。
  
  佛教石刻以造像与经幢为主,如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的泉州金井西资寺中的 3尊大石立像,中央如来佛高达 4.5米。晋江南天裸寺有依崖雕刻的弥陀、观音、大势至 3尊造像,各高6米,宽约3米,建于南宋嘉定时。此外,清源山等地还有宋、元时期的佛教造像。泉州南安县桃源宫内存有北宋天圣三年(1025)建的石雕陀罗尼经幢,高约 7米,八角七层,上刻《尊胜陀罗尼经咒》及佛像、飞天等。泉州通天宫内也有与之相似的一座宋代十三层经幢。
  
  在泉州清源山老君岩,保存有一座露天太上老君造像。高 5.1米,宽7.3米,厚7.2米,由整块天然岩石雕成,是难得的宋代道教石刻。
  
  在泉州晋江县万山峰保存一尊摩尼教浮雕造像,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造像高1.52米,宽0.83米,散发披肩,背后毫光四射,世称"摩尼光佛",是中国仅存的摩尼教石像雕刻。
  
  泉州宗教石刻的收集保护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拆除泉州城墙,许多埋入城基的石刻重新出土,吴文良等学者曾大力搜集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吴文良将所藏宗教石刻 147件捐献国家,并编写了《泉州宗教石刻》一书。近年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进一步搜集整理宗教石刻。现在泉州宗教石刻除寺院和名胜地保管者外,均移存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保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