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净第一性生产力
1)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净第一性生产力
1.
Simulating the responses of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carbon budget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东北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与碳收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a review on relatedrsearches;
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
3.
The spatio-temproal patter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East Asia region;
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时空格局
2)  NPP
净第一性生产力
1.
Changes of Vegetation Ecosystem NPP in YUYANG District of Northern Shaanxi
陕北榆阳区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
2.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community succession of salinized meadow in north of Tarim Basin was discussed.
本文探讨了全球变化对塔里木盆地北部盐化草甸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和群落演替的影响。
3.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NPP accurately.
对影响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是准确估计NPP的需要。
3)  net primary production
净第一性生产力
1.
Simulate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hilly area of Loess Plateau,China;
气候变化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模拟
2.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that influence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on processes.
植被第一性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涉及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多方面交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并跨越微观到宏观时空尺度,因此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中模型模拟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  NPP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1.
The time and 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show negative dependence.
不同区域草本植被恢复到特定盖度有明显的时间分异,所需时间与区域NPP(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值呈负相关。
2.
By means of Remote Sensing, the estimation of biomass and NPP mainly is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s of solar energy efficiency.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研究方法很多 ,运用NOAAAVHRR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来提取和反演地面参数 ,进而准确估算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
5)  NPP change
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
6)  net primary production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1.
A simulation model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t watershed scale in hilly area of Loess Plateau, China;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补充资料:林地生产力


林地生产力
productivity of forest land

  }indl shengehanli林地生产力(I)roductivity of forest场川」)林业用地或有林地的总体生产能力。这是一个综合评价森林资源生产力的概念。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林业用地利用率;二是有林地的生产力。 林业用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沙荒地以及林区内林业生产设施和建筑物用地等。林业用地利用率取决于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中能够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数量。据“七五”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289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4%,林业用地面积较大,但林业用地利用率较低,有林地只占林业用地的50.05%,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德国、日本、芬兰、朝鲜等国的林地利用率都在90%以上。即使在中国重点林区,它们的林地利用率也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吉林为77.5%、黑龙江73 .6%、福建68 .8%、云南63 .7%、湖南55 .1%等。 有林地生产力通常指单位面积上林分立木蓄积量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森林资源的生产力水平。广义还包括经济林和竹木的生产力。这是由子有林地由林分、经济林、竹林构成。目前中国有林地面积为13370万公顷,其中林分面积n 370万公顷、蓄积量10 137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9立方米。(李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