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过湿区
1)  high humidity area
过湿区
1.
It was found that deposition and agglomer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a circular high humidity area which was 4 to 5 meters above from the nozzles.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黏壁结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水)喷嘴上方4~5m的环形过湿区域。
2)  over-moisture
过湿
1.
Therefore, it will meet the demands of avoiding the frozen injuries to pavement caused from the appearance of moisture and over-moisture in junior geologic zone, and will guarantee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pavement.
重点介绍季冻区不良地质地带路基路面综合设计优化方案,该方案把路基路面视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解决季冻区不良地质地带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类型的冻胀病害,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不产生早期破坏。
3)  overdamp layer
过湿层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verdamp layer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n sintering process.
介绍过湿层形成机理,分析过湿层对烧结工艺过程的影响。
4)  overwet loess
过湿黄土
5)  over-wet soil
过湿土
1.
Technique of over-wet soil used for roadbed construction and degree of compaction testing;
过湿土修筑路基技术与压实度检测
2.
The application of over-wet soil in expressway;
浅谈过湿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3.
Feasibility test of the application of fly ash in over-wet soil treatment;
利用粉煤灰处理过湿土的可行性试验
6)  overdamp soil
过湿土
1.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engineering examples,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dealing with overdamp soil by using quicklime,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dealing with overdamp soil and paving the embankment by soil dealt and attentions.
基于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论述了用生石灰粉处治过湿土的机理,阐述了处治过湿土及用处治过的灰土进行路堤填筑的施工工艺,指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补充资料: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角,地理坐标东经 90°05′,北纬 29°40′,该区域平均海拔3645米,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620公顷*面为高山,属冈底斯山支脉东延部分;东、南、西三面与公路和城市水渠接壤。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世界稀有。而该湿地所在的拉萨市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邮电枢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

拉鲁湿地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应属于芦苇泥炭沼泽湿地。拉鲁湿地所在的拉萨河谷属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日照长,空气干燥蒸发大,降雨量少气压低,雨旱季分明多夜雨。该区年平均气温 7.5℃,年平均降水量 444.8毫米,降水量的 89%集中在 6~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2206毫米,年日照时数达3088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86千卡/平方厘米。

由于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土壤类型以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和泥炭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为沼泽草甸。拉鲁湿地内植物种类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以高原特有的水生及半水生和草地植物为主。野生植物植被主要以芦苇群系和中生型莎草科植物为主。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包括西藏篙草、芦苇、葛蒲等。同时湿地内伴生有垂穗被碱草、早熟禾、灯芯草、长管马先蒿、云生毛莨、海乳草、龙胆草、莲等草本植物。由于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原特点,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以水生水栖类为主,脊椎动物种类也有分布。其中鱼类有横日裂腹鱼、铲齿裂腹鱼、双腹重唇鱼、软刺裸鲤、拉萨裂腹鱼等,两栖爬行类有高原蛙、西藏林虎蛙,乌类有西藏毛腿沙鸡、褐背地鸦、斑头雁、黑颈鹤。赤麻鸭、棕头鸥、银鸥、胡秃鸳。戴胜、百灵、雪雀等。

拉鲁湿地是我国各大城市中唯一幸存的最大天然湿地。该湿地在调节拉萨气候,吸尘防沙,美化拉萨市区环境,增加市内空气湿润程度和补充氧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此外,拉萨属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内除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外,还有哲蚌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历史文化古迹。所以,对该湿地的保护不但具有环境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

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又位于城市内,因此在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以及旅游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优势。1999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拉萨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拉萨市市长为主任的“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拉萨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拉萨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拉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将在近期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