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1)  deple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1.
According to the 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the impact of the deple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was more than 58% in the overall impact.
乙烯生产的生命周期影响中,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占据主要地位,在总负荷中占到的份额达58%。
2.
The analysis has shown that the critical point has been found in deple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which were serious during the manufa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研究结果显示,卫生陶瓷产品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最为显著,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温室效应是最严重的两个环境影响类型。
2)  depletable nonrecyclable resources
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
1.
A pricing method of depletable nonrecyclable resources;
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方法
3)  non-renewable resources depletion
不可再生资源耗竭
1.
Study on equivalent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depletion for building materials life-cycle-assessment
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中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性当量的研究
4)  non-renewable resources
不可再生资源
1.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开发与利用
2.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is the fixed stocks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which leads to that the mor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he present people consume,the less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he future people will consume.
不可再生资源如煤和石油的使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消费,其存量的固定性特征导致其越来越少。
3.
After the impact of uncertain factors on produce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stochastic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formulated.
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产出的冲击,将制度因素和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随机模型。
5)  Exhaustible Resources
不可再生资源
1.
The Resource Taxation s Effect on the Cumulated Output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under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税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累积开采量的影响
2.
The depletion and scarcity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made the human sense of crisis,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ame the common human sense.
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枯竭导致人类的危机感,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
6)  Consumable Resource
可消耗资源
补充资料:不可更新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是与可更新资源相对的概念。主要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有人认为需要漫长岁月才能形成的土壤也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矿产资源由于人类不断地、越来越大量地开采,储量逐渐减少,有的快要枯竭。矿产形成的速度根本无法同人类开发的速度相比,因而矿产资源被认为是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储量一般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能够开发利用的量进行统计的。随着开采、冶炼和提取技术的提高,一些低品位矿产和矿石中伴生矿物也将被利用起来。
  
  矿产资源的利用前景  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富矿和优质矿产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途径是开展综合利用。矿石中伴生的矿物和杂质元素,弃之成害,用之成宝。在勘探和评价某些矿产时,应进行综合评价;在采矿、选矿和冶炼时,应力求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此外,如果把开采矿产的边界品位放宽,某些矿产储量将成倍增加,例如把开采铜矿的边界品位由现在的0.4%降低到0.2%,全世界的铜矿储量将增加25倍。随着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的发展,某些在今天看来是没有开采和利用价值的废石、废渣,将来可能会变成有用原料。
  
  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另一途径是开发海洋。海洋占地球总面积70.8%左右,资源极其丰富。全球海洋中约有40亿吨铀,还含许多种可供利用的元素,如在深海沉积物中,有大量的"锰结核",既含锰,还含铜、钴、镍等。仅太平洋中,就有锰结核4000亿吨。海洋中镍的储量为陆地的 150倍。近海区还有金、铬铁矿、锡石、金红石、独居石等砂矿。大陆架(水深 200米以内的浅海部分)和大陆斜坡(水深 200~10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储量估计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45%。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危害  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除了造成矿产资源短缺外,还污染环境,改变地球环境的基本结构和改变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露天开采矿石使采区的景观、生态遭受彻底的破坏,产生深远的严重影响。苏联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三面环山,不受北方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曾被誉为景色宜人的"绿洲"。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当地开采石灰石,把整座的山头削平,使原来的峡谷变成了一个大豁口。城市便处在北方寒冷气流的袭击之下,"绿洲"消失了。露天开采矿石,使地面形成巨大的矿坑。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莱茵褐煤采区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北捷克州褐煤采区,当矿挖尽时,将面临着地形平整和生态恢复工作,每公顷土地的"复田费"需数千至上万美元,约占煤炭成本的3~5%。
  
  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都存在废石和尾矿的堆积问题。废石和尾矿堆积成山,不仅占用农田,而且还容易发生滑坡事故。美国韦尔斯的阿伯芬曾发生 244米高的煤矸石场滑坡事故,造成800多人死亡。尾矿经风吹雨淋,尾矿粉或其中的有害物质扩散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还造成严重污染。1964年英国康卫盆地的巴尔克铅锌矿尾矿场经过一次大雨冲刷,毁坏了大片肥沃的低地草原,废物覆盖层厚达半米。
  
  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地下流体的抽出和注入,改变了地下流体静水压力条件,会引起地面沉降,或诱发地震。
  
  矿产资源往往是多种矿石伴生或多种化学元素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在矿石的洗选和冶炼过程中往往造成有害物质的扩散。如1902~1903年间,美国蒙大拿州的阿纳康达铜冶炼厂,曾因含砷烟尘扩散而造成砷中毒事件,致使大量牲畜死亡。中国包头地区的铁矿石,含氟高达7%左右,在选冶过程中,矿石中的氟大部分进入尾矿,一部分在烧结和高炉生产过程中从烟气和废水排出,加上这个地区自然高氟背景,造成了氟污染,危害人、畜健康。
  
  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已引起环境地质学家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重视。对其产生的污染问题,解决措施着重在综合评价、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对开发矿产资源产生的环境结构破坏,侧重在预防和善后恢复工作,同时,建立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经营管理措施。
  
  土壤资源  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体,因此有人把土壤也视为一种不可更新资源或难以恢复的环境要素。人们对土壤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土壤资源的流失;尤其是土壤被污染,会造成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如失去肥力和净化能力,或是发生沙漠化。这些都是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