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合成纤维及其制品
1)  The product made of synthetic fiber
合成纤维及其制品
1.
The product made of synthetic fiber such as nonwoven web,fabric and carpet as a good porous material will be used in buildings as both ornament and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
合成纤维及其制品(无纺布,纺织品,地毯等)既是高档装饰材料,作为多孔性材料又具有优良的吸声特性。
2)  fiber and its products
纤维及其制品
3)  fibre carbon and articles threof
碳纤维及其制品
4)  high alumina refractory fiber and its products
高铝耐火纤维及其制品
5)  synthetic fiber and its raw materials
合成纤维及其原料
1.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upply-demand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ynthetic resin, synthetic fiber and its raw materials as well as synthetic rubber in 2006 and forecasts their prices in China.
分析了2006年我国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其原料、合成橡胶的供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价格进行了预测。
6)  Lotus fibers and preparation
莲纤维及其制取
补充资料:合成纤维染色
      合成纤维品种多样,适用的染料和染色工艺也各不相同。醋酯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吸湿性都较低,在水中溶胀较难,因而染色适用的染料也很接近。醋酯纤维和涤纶、锦纶、腈纶等都可用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是20世纪20年代为适应二醋酯纤维染色需要而发展的,是一类微溶于水的非离子型染料,早期称为醋酯染料,后来随着合成纤维生产的发展,品种和产量迅速增加。这种染料色谱齐全,在干热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其升华牢度依化学结构不同差别较大,可按加工工艺和产品用途选用。分散染料中含有较多分散剂,在染液中染料仅能少量溶解,大部分以细小晶粒呈高度分散悬浮状态,另一部分存在于分散剂或助剂的胶团中,相互间处于动平衡状态。在上染过程中,溶解状态的染料对纤维上染,胶团中的染料和晶粒染料随着溶解状染料的上染而不断溶解补充。
  
  醋酯纤维染色  醋酯纤维依酯化程度不同有二或三醋酯纤维之分。二醋酯的酯化程度较低,亲水性较高。醋酯纤维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二醋酯纤维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得色鲜艳,但染色牢度很低。二醋酯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时,将染料分散在染浴中,然后投入纺织物逐步升温到70~85℃,续染1小时左右,温度太高会使纤维收缩而失去光泽,上染完毕后用水洗净。三醋酯纤维对热的稳定性较高,用分散染料染色的工艺与二醋酯染色相似,但上染温度较高,从60℃开始逐渐升温至沸,沸染60~90分钟。有些上染在纤维上的蓝色分散染料,受空气中氧化氮的作用会发生褪色或变色,称为烟气褪色。
  
  醋酯纤维还可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红、橙、藏青等色。二醋酯纤维染色时,可将色基和色酚配成含有适量分散剂的染液,于75℃左右上染约60分钟,水洗后在室温下用稀盐酸和亚硝酸钠溶液处理,进行重氮化和偶合显色,最后用洗涤剂水洗,除去浮色;三醋酯纤维染色与二醋酯纤维相似,染液中加载体缓缓升温至沸,沸染约60分钟,再经重氮化、偶合显色。二醋酯纤维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可在加有酯酸的染浴中进行,80℃左右上染。
  
  涤纶染色  涤纶亲水性很低,纤维结构较紧密,主要用分散染料,有时也可用不溶性偶氮染料等染色。在分子链中引入磺酸基等阴离子基而得的变性聚酯纤维,还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涤纶在 100℃以下用分散染料染色,不但上染速率低,而且难以染得浓色。涤纶染色通常用三种方法:
  
  ① 载体染色法:载体的作用是使合成纤维在较低温度下上染。涤纶染色用的载体主要有联苯、卤代芳烃、邻苯基苯酚、水杨酸酯等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是邻苯基苯酚钠盐或水杨酸甲酯。载体分子小,染色时先于染料上染,对纤维起增塑作用,降低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促进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活动,使染料分子容易扩散进入纤维。载体还能增加纤维对染料的平衡上染量,染得较浓的颜色。染色时,将分散剂、染料、载体加入染浴,升温到近沸,染1小时左右。用邻苯基苯酚钠盐作载体在温度高于60℃后,需要逐步加入醋酸等酸性物质,使钠盐逐步转变成游离酚而起载体的作用。染色后应充分水洗、皂洗去除残留载体,因载体有一定毒性并会降低染色品的日晒牢度。
  
  ② 高温染色法:在密闭染槽中染色,因染槽中染液温度高于100℃蒸汽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又称高温高压染色法。适用于纤维、纱线和织物染色。染液温度增高后,染料在染液中的溶解度和纤维的染色饱和值,以及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都可提高,不但上染速率快,平衡上染量也有增加。染色时在染浴中加入染料、分散剂和匀染剂,染液维持在pH5左右,在70℃左右开始上染,逐渐升温到约130℃后,续染1小时左右,然后降温、排液、水洗和皂洗。
  
  ③ 热溶染色法:是高温干态条件下,染料迅速扩散进入纤维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大批量浅、中色织物的连续轧染,生产效率很高。选用的染料应颗粒细小、有较高的升华牢度,于室温下浸轧加有防泳移剂的染料悬浮液,使染料颗粒沉积在织物组织中。烘干时应逐渐均匀升温,以减轻染料泳移而引起的染色不匀。干后再进行焙烘,当升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沉积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即对纤维上染,有少量染料因升华而散失在大气中。焙烘温度主要视染料的升华牢度高低而定,一般为180~220℃。焙烘时间依设备的加热方式、织物组织结构和染色深度等条件而定。以热空气作为加热介质时,焙烘时间一般为1~1.5分钟。
  
  涤纶/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织物用分散染料染涤纶组分时,染料主要沉积在纤维素纤维表面。焙烘时,纤维素纤维上的染料通过升华和接触转移到涤纶上,残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少量染料在焙烘后洗去。焙烘温度一般不超过200℃,以防止纤维素纤维损伤。如用常压高温蒸汽(过热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焙烘温度可比用热空气时低10~20℃。
  
  涤纶纺织物也可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色酚和色基分子量较小的可在常压下浸染,分子量较大的需用高温染色。在常压染色时,将色基先用分散剂调成浆状再配成染浴,投入纺织物升温至100℃染数十分钟,然后加入含有分散剂的色酚悬浮液,续染 1小时左右。水洗后,再用稀盐酸和亚硝酸钠溶液处理,使色基重氮化、偶合而显色。
  
  锦纶染色  锦纶的化学组成是聚酰胺,分子末端具有氨基、羧基,分子链中有许多酰胺基。在酸性水溶液中,氨基和羧基分别成-NH幦和-COOH状态使纤维吸附染料的阴离子。染色以弱酸性染浴染色的酸性染料为主。锦纶属热塑性纤维,低温上染速率慢,高于60℃左右上染速率较快,还可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增加匀染效果。染色从40℃左右开始,逐渐升温至沸,沸染1小时左右。染后可相继用单宁、吐酒石固色处理,以提高水洗牢度。锦纶还可用1:2型酸性含媒染料染色,产品有良好的日晒牢度。用分散染料染色则有良好的匀染性,但水洗牢度较差,仅适于浅、中色的染色。锦纶染色也可应用活性染料和某些直接染料。
  
  氨纶染色  染色性能与锦纶相近,主要用酸性染料。
  
  腈纶染色  腈纶的主要组成是聚丙烯腈,在合成时加入第二和第三单体,分子链带有阴离子基团,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少数品种有阳离子基团,可用酸性染料染色。阳离子染料可溶于水,色素离子带正电荷,又称碱性染料。1856年最先出现的合成染料就是紫色阳离子染料。这类染料有多种结构,色泽鲜艳。早期的品种用于天然纤维,染色牢度很差,但对于腈纶却比较好。随着腈纶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牢度好的染料品种,其中以氮杂甲川类的最为突出。后来又有匀染性能良好的迁移性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色谱齐全,用于腈纶染色水洗、日晒牢度良好。腈纶也属热塑性纤维,液温低于其玻璃化温度时上染速率很低,超过70℃后增加很快。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在pH4.5左右弱酸性染浴中进行,须严格控制染浴温度,染浴中还可加入缓冲剂和缓染剂,使染色均匀。染毕逐渐降温再进行水洗。
  
  腈纶也可用分散染料染色,有较好的水洗和日晒牢度,匀染性能良好,但在常压下很难染得深色,仅适用于浅、中色的染色。染色在pH5左右的染浴中进行,从60℃开始逐渐升温至95~100℃,续染60~90分钟,然后逐步降温至50℃左右,再在50~60℃进行水洗。如采用高温染色,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量都可提高,但温度过高,能使纤维发生收缩。
  
  维纶染色  维纶是一种亲水性较高的合成纤维。可用还原、硫化、直接、硫化缩聚以及1:2型酸性含媒染料染色。用分散染料染色,匀染性良好,但水洗牢度差,应用较少。用还原、硫化等染料染色,工艺与纤维素纤维染色相似。用1:2型酸性含媒染料染色,工艺与羊毛、锦纶相似。
  
  丙纶染色  丙纶结晶度很高。分子链中无极性基团,亲水性很低,很难染色。用某些分散染料只能染得浅色。有的变性丙纶可用酸性染料染色。加有镍盐等金属化合物的纤维,可利用媒染原理染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