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崇明生态城区
1)  Chongming ecological town
崇明生态城区
2)  Chongming eco-island
崇明生态岛
3)  Chongming New City
崇明新城
1.
A Study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ratagem of Shanghai Suburban New City——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Chongming New City;
上海郊区新城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以崇明新城为例
4)  Ecological district
生态城区
1.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district index system;
生态城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  Chongming Islands Region
崇明岛区
6)  Chongming district
崇明地区
1.
These varieties possessed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and could be popularized in Chongm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崇明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通过试验对6个白糯品种和6个彩糯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鲜食感官品质进行比较。
补充资料:崇明中学
崇明中学
崇明中学

上海市崇明中学坐落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屿、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新城中心区域,是一所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

崇明中学始建于1915年。以崇明学宫为校舍(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名崇明县立中学,陆续有县立师范学校、县立尚志女子中学、县立商业学校并入,1938年更名为上海市第三中学,1942年始办高中,校址迁至旧试院,1949年,更名为苏北崇明中学,1952年更名为江苏省崇明中学,校址迁至城桥镇北门路,1958年更名为上海市崇明中学,列入上海市30所重点中学之一,1987年定为高级中学,停招初中部普通班。为了实现上海教育的现代化,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9月正式在崇明投资建设第一所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2004年7月学校顺利搬迁。崇明寄宿制高中的建立为崇明岛的开发开放建设发出了先声。

学校占地面积262亩(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四幢学生宿舍、教师和专家生活楼、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以及辅助用房等;教学楼与实验楼相连呈c型,行政楼与图书馆相通成m型,从空中俯瞰就是一个很有气势的崇明的缩写cm。学校设有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学生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中心,物理、化学、生物等30余个标准化实验室等。图书馆现有藏书10多万册,各种报刊300余种。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齐全,楼群喷泉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突出了环境与人文的交融,是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的高级中学。

崇明中学是祖国宝岛上历史悠久的传统学校,具有精良的师资和良好的校风,近90年的学校文化建设既积淀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又体现着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风貌。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为学校题写校训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崇中学子。学校形成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探究”的教风,“诚实、勤奋、求索、进取”的学风,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在世纪更替、社会转型的现代发展中,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创建教育现代化新学校;遵循和探索自主教育规律,培育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的新学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建构求实、求活、求新的素质教育新体系,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行动,实践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主体人格,形成了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我发展的探究性学习体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自我教育的班集体建设体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实践体系。

崇明中学现有44个高中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还有2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学校教育既十分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又高度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增强,和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分层递进教学和导师制的实施,使因材施教教学原理得到有效贯彻,学校以改革为动力,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攀高。近年来,实施探究性教学为主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每年有160多名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

学校始终坚持教育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自主教育。现在,崇明中学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中努力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健全主体人格,增强学生的主体精神,帮助和促进学生在志向追求上学会自强、在品格修炼上学会自律、在知识探究上学会自主、在生活管理上学会自理,让学生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追求的素质教育中锤炼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