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苏式3,4-二羟基-2,5-己二酮
1)  threo-3,4-dihydroxyhexane-2,5-dione
苏式3,4-二羟基-2,5-己二酮
1.
Through a coupling reaction of methylglyoxal to form intermediate threo-3,4-dihydroxyhexane-2,5-dione at first,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was followed to form the product Furaneol.
今采用作者提出的化学反应路径选择因子对呋喃酮的合成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确定了以丙酮醛为原料,通过偶联反应合成中间体苏式3,4-二羟基-2,5-己二酮,再由成环反应制备产物呋喃酮的合成路线。
2)  3,4-dihydroxyhexane-2,5-dione
3,4-二羟基-2,5-己二酮
1.
The current work systemically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of 3,4-dihydroxyhexane-2,5-dione, a key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flavor Furanone, with the aid of GC, GC-MS,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NMR, IR, MS, HPLC.
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借助气相色谱、气质联用、X—单晶衍射、核磁、红外、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设备,对天然香料呋喃酮关键中间体3,4-二羟基-2,5-己二酮的合成和性质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3)  3,4-diacetyl-2,5-hexanedione
3,4-二乙酰基-2,5-己二酮
4)  3,4 diacetyl 2,5 hexanedione
3,4-二乙酰基2,5-己二酮
5)  2,5-dimethyl-4-hydroxy-3-hexanone
2,5-二甲基-4-羟基-3-己酮
6)  5-cyclohexadiene-1,4-dione, 2,5-dichloro-3,6-dihydroxy- barium salt
2,5-二氯-3,6-二羟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钡盐
补充资料:苏二村
苏二村
苏二村

一、总体概况

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位于遂城东南方向33公里处,靠近湖光岩风景区,毗邻官田水库流牛滩,粤海铁路在村旁穿梭而过。是遂溪县特色文化村,现申报湛江市特色文化村。全村500多户,3100多人。现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本科生20多名,数人旅居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村里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既有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更有铭刻历史脚印的千年古井。村里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粤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全村共有40多座的古民居,风格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村里的主要特色。苏二村原名荔枝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清朝粤西状元林绍棠也曾到苏二村,村里还流传着“状元拜猪槽”的历史故事。原解放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叶选宁中将,亲自为苏二村文化宫题字,现是村的文化娱乐中心。原湛江地署专员黄明德同志,也亲自为苏二村文化大楼写下了“万古功名垂史册、千秋义勇壮山河”的题词。这样,村里文化宫、文化楼、古民居和数百年老树相得益彰,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村风文明、邻里和睦,村民养成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全村家长对子女教育意识很高,勤俭节约大力支持子女读书,村里人才辈出。2005年,就有3名学生考上国家重点大学,2名学生考上湛江一中,3名学生考上遂溪一中,成绩斐然。

湛江市在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中,推出了《湛江特色文化村》专集,我村古民居选为专集的封面,邓维龙书记亲自在上面题字,为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增添了光彩。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村还开通了本村网站——苏二家园,并组建qq群,让村里外出北京、上海、南京、广州、东莞和中山等地工作、经商和打工的村民在群里自由交流,时时关注村的建设情况,共商村的发展大计,尤其看到家乡的各种民居景色图片,游子倍感亲切,天涯若比邻。

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村群众决心大,热情高。在原来的基础上,准备再建两条硬底化环村路,并把村里全部巷道硬底化,前期规划工作已完成。同时,在主道两旁种上环境树并安装上路灯,做到绿化、美化、亮化。还要把文化宫广场全部铺上广场砖,进一步提高村里的文化品位。

二、“苏二村”的来源

苏二村原名荔枝村,荔枝树很多。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他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荔枝村,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村里的长老告诉他,“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后来,苏东坡先生遇赦北归,经过遂溪时正逢五月,他再次踏进荔枝村,这时村里的长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他终于如愿以偿。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

另有一说,说苏东坡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进荔枝村问路,荔枝村村姑不为苏东坡指路,还出题目为难苏东坡。后来村姑知道此人便是苏东坡,为了纪念苏东坡曾来过此地,故以苏东坡排行老二作村名,即“苏二村”。上说更为可靠。

三、状元拜猪槽的故事

苏二村还流传着“状元拜猪槽”的历史故事。清朝时,村里的举人黄中润和状元林绍棠是结拜兄弟。林绍棠第一次拜访黄家时,刚到黄家门口就见到一位正在喂猪的老妇人,经介绍知道是黄中润的母亲,林召棠赶忙跪地参拜。这时,黄中润的母亲连忙回屋洗手更换新衣服,再出来双手扶起林绍棠。之前,林绍棠一直跪在猪槽旁边。此后,体现林绍棠无比贤孝的“状元拜猪槽”的故事,便流传开来。石猪槽还保留至今,教育着代代子孙孝敬父母老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