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rsenic resistance gene
抗砷基因
1.
3kb Hin d Ⅲ fragment harboring the arsenic resistance genes from plasmid pUM3 was subcloned into the wide-host-range IncQ plasmid pMMB24 and a new arsenic resistance plasmid pSDRA3 with tac promoter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recombinant technique in vitro.
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将质粒载体pUM3上的抗砷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含有强启动子(tac启动子)并具有广泛寄主范围特性的IncQ族质粒pMMB24上,成功构建了含有强启动子的抗砷质粒pSDRA3,以及删除调节基因片段的组成型表达的抗砷质粒pSDRA4。
2) antiarsenical gene expression
抗砷基因表达
3) arsenic resistance gene engineering bacterium
抗砷基因工程菌
6) hARRG cDNA
人类抗砷相关基因cDNA
补充资料:激活作物抗逆基因的天然脱落酸
S—诱抗素(脱落酸)与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并列为植物五大类天然生长调节剂。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脱落酸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除了共有的生理作用外,最具特点的是——具有植物中最重要的逆境激素。所以,人们又称脱落酸为胁迫激素。因为在抗旱、寒冷、盐渍等不同逆境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都会急剧地上升。度过逆境之后,脱落酸含量再大幅度下降。植物体内脱落酸的积累与抗逆性的增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外源脱落酸处理也能增强植物对多种逆境之抗性。
由于S—诱抗素(脱落酸)属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原药及其复合实用制剂,可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花卉、草坪、棉花、中草药、果树等作物,提高作物在低温、干旱、春寒、盐渍、病虫害等不良生长环境中的生长素质及其结实率和品质,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产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还可应用于城市草坪、园林等绿化建设,应用于西部地区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植被的恢复重建,对于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目前,应用S—诱抗素原药配制的“系列农药制剂”进行大田试验后,数据显示:新疆棉花在突然遭受3天超低温冷害后,抵御了冷灾,仍然增产20%以上;河北、山东大棚蔬菜在移栽过程中返青快、苗壮、病少、早熟、产量高,对比亩增收千元以上;应用于宁夏固原植树,由于抗旱力强,存活率提高30%;在日本、韩国进行的水果、花卉试验,果硕大,着色强,品质好,开花早,生长均匀。
S—诱抗素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功效独特。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因成本太高,产品只能用于科研,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对该项目进行研究,经过多种思路攻关、工艺改进、试验对比。最终取得突破,于1999年研制生产出中国的S—诱抗素工艺生产线。2000年8月,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四川龙蟒集团合作,专门进行这项成果的工程转化与产业化生产。
脱落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大约300公斤的棉籽可提取9毫克,所以成本相当高,美国就是以这种方法生产少量的脱落酸。二是人工合成,现代人工合成的脱落酸为内消旋体,其生理活性只为天然脱落酸的一半,售价每克大约为80至100美元,由于价格的限制,也没能大规模应用。三是我们目前用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天然脱落酸,现在规模为年产200至300公斤,随着脱落酸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随时都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可成倍降低,现在原药的售价每克大约为150至200元人民币,制剂应用上,每亩的成本为3至5元人民币,完全达到了市场可接受的程度。
据悉,该项目现在已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专利战略实施推进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推广。这一科技成果,已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专家的兴趣。它的开发利用,将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农作物的污染,帮助植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3-04)
由于S—诱抗素(脱落酸)属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原药及其复合实用制剂,可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花卉、草坪、棉花、中草药、果树等作物,提高作物在低温、干旱、春寒、盐渍、病虫害等不良生长环境中的生长素质及其结实率和品质,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产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还可应用于城市草坪、园林等绿化建设,应用于西部地区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植被的恢复重建,对于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目前,应用S—诱抗素原药配制的“系列农药制剂”进行大田试验后,数据显示:新疆棉花在突然遭受3天超低温冷害后,抵御了冷灾,仍然增产20%以上;河北、山东大棚蔬菜在移栽过程中返青快、苗壮、病少、早熟、产量高,对比亩增收千元以上;应用于宁夏固原植树,由于抗旱力强,存活率提高30%;在日本、韩国进行的水果、花卉试验,果硕大,着色强,品质好,开花早,生长均匀。
S—诱抗素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功效独特。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因成本太高,产品只能用于科研,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对该项目进行研究,经过多种思路攻关、工艺改进、试验对比。最终取得突破,于1999年研制生产出中国的S—诱抗素工艺生产线。2000年8月,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四川龙蟒集团合作,专门进行这项成果的工程转化与产业化生产。
脱落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大约300公斤的棉籽可提取9毫克,所以成本相当高,美国就是以这种方法生产少量的脱落酸。二是人工合成,现代人工合成的脱落酸为内消旋体,其生理活性只为天然脱落酸的一半,售价每克大约为80至100美元,由于价格的限制,也没能大规模应用。三是我们目前用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天然脱落酸,现在规模为年产200至300公斤,随着脱落酸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随时都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可成倍降低,现在原药的售价每克大约为150至200元人民币,制剂应用上,每亩的成本为3至5元人民币,完全达到了市场可接受的程度。
据悉,该项目现在已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专利战略实施推进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推广。这一科技成果,已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专家的兴趣。它的开发利用,将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农作物的污染,帮助植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3-0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