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影机片盒
1)  the box of film slice
电影机片盒
1.
Pretreatment and process of coating the box of film slice are introduced.
介绍了电影机片盒的涂装前处理、工艺流程;讨论了喷涂氨基锤纹漆的工艺参数、施工要点、漆膜质量及产生漆膜弊病的原因。
2)  magazine loading cine film
盒装电影片
3)  magazine camera
插入式片盒摄影机
4)  magazine loading cine camera
片盒型活动摄影机
5)  film printer
电影印片机
6)  kinematograph [英][,kini'mætəgra:f]  [美][,kɪnə'mætə,græf]
电影摄影机;电影片;电影制片技术
补充资料:玻利维亚电影
      玻利维亚的第一部纪录片问世于1913年,第一部故事片《瓦拉瓦拉》(J.M.V.迈达纳导演)摄成于1929年,但玻利维亚民族电影事业却长期未得到发展,市场始终被外国电影所垄断。40年代末,以J.鲁伊斯为首的纪录电影小组成立后,开始拍摄一些纪录影片。1952年,民族革命运动武装夺取政权后,建立了玻利维亚电影学院(存在到1967年),鲁伊斯为学院拍摄了若干教学片和宣传片。 他在 1953年拍摄的民俗片《归来吧,塞瓦斯蒂安》和1958年拍摄的故事片《源泉》被誉为玻利维亚的划时代作品。R.巴里恩托斯发动政变上台(1964)后,电影工作者在J.圣希内斯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了席卷拉丁美洲的民族革命运动,他们反对好莱坞的倾销,为发展民族电影事业而奋斗。圣希内斯系当时(1965~1966)电影学院的领导人,曾导演过短片《革命》(1963)、《坍方》(1965)。1966年,影片《乌加毛》问世后,圣希内斯的追随者即把他们的小组命名为乌加毛小组。他们的重要影片有:圣希内斯导演的《雄鹰之血》(1969)、《人民的勇气》(1971),A.埃吉诺导演的《小村》(1973)、《丘基亚戈》(1977)。
  
  80年代以来,玻利维亚的故事片年产量平均为1 部。到1985年,全国已有 3家制片公司,大部分生产广告片、纪录片和短片。国内无制片技术基地与洗印厂。80年代全国约有 200家影院,12家电影发行公司。放映的影片99% 系外国片,年观众为2000万人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