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南极长城站
1)  Antarctic Great Wall Station
南极长城站
1.
Study on the oil spill risk accident and countermeasures during the oil transportation process in the Antarctic Great Wall Station;
南极长城站输油过程溢油事故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
2.
The implementation of 3D geospatial data gathering around Antarctic Great Wall station using Leica SmartStation is detailedly introduced,after the presentation of Leica SmartStation predominant characteristics,then some productions using the gathered data are also analyzed.
介绍了Leica SmatStation优越特性,阐述了利用该套设备进行的南极长城站三维空间信息采集工作,分析了相关成果及其利用情况。
2)  The Great Wall Bay of Antarctica
南极长城湾
3)  Great Wall Station
长城站
1.
The featur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2006 at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ntarctica;
2006年南极长城站的气象要素特征
2.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of the Gale Weather at Great Wall Station, antarctica;
南极长城站大风天气分析和预报
3.
Preliminary approach on the soil microbial ecological effect in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rea, Antarctic;
南极长城站地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的初步探讨
4)  South Great Wall
南长城
1.
To confirm Non-substance cultural heritage of Tongren,namely Miao boundary,13 Buzheng,Chiyou culture,South Great Wall.
确认铜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确认苗疆,就是确认十三布政,就是确认蚩尤文化,就是确认南长城。
5)  the South Great Wall
南方长城
1.
Study on the South Great Wall and the Formation &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 in Fenghuang;
南方长城与凤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开发研究
2.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th Great Wall is an undeniable fact.
中国南方长城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苗疆边墙不论在修筑的时间还是在结构和功能上 ,都与北方长城没有什么两样 ,不同的是它经过我国湿润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从而使长城作为历史上中国特定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功能界线 ,这一特有的文化背景 ,在更小的区域内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6)  East station in Antartica
南极东方站
补充资料:南极长城站

1984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副队长董兆乾和有关人员登上南极洲的乔治岛。他们是我国南极考察队的第一批登岛人员。为试选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他们于下午1时乘海豚式直升飞机离开停泊在乔治岛民防湾的“向阳红十号”科学考察船,到乔治岛上察看地形。他们先后到达岛上的10多个地方。

12月27日晚上7点40分钟,我国另一批南极考察队员乘“长城二号”登陆艇登上乔治岛,进行建站选址的一些具体工作。

12月29日21时50分(当地时间),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选定在此地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方位是南纬62度13分,西经58度55分。

12月31日上午(当地时间),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它面临民防湾中的一条小湾,这条小湾已被中国南极考察队命名为长城湾。长城站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地势开阔,滩涂约长2000米,宽约300余米,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这里,在夏季还能看到成片黄绿色的地衣和苔藓,是科学家进行考察的理想场所。

奠基典礼是在庄严的中国国歌声中开始的。全体考察队员穿着红色、蓝色的羽绒考察服,戴着印有“中国”字样的红色帽子,整齐地站立在五星红旗下,心情无比激动。当南极考察队总指挥陈德鸿等同志把从祖国带来的奠基石竖立在南极洲的土地上时,全场欢腾。

陈德鸿说:“我们今天的奠基,是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奠基,是代表10亿中国人民在南极奠基,以便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陈德鸿号召全体考察队员不畏艰难困苦,发扬顽强拚搏精神,早日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向党和祖国人民汇报。

陈德鸿总指挥宣布,任命郭琨为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董兆乾、张青松为副站长。

1985年2月14日晚22点(当地时间,北京时间15日上午10点),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全部完成,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已经崛起在南极洲乔治岛的土地上。

1985年2月20日上午(当地时间),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一个新阶段。

南极乔治岛银装素裹,中国长城站的桔红色主体建筑物上彩旗飘扬,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考察船船员和参加长城站建设的其他人员分别乘着小艇和直升飞机来到了长城站。落成典礼开始的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欢腾。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飘扬在南极洲上空。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首先宣读了国务院的贺电。他说,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他代表全国人民向为祖国争得荣誉的考察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武衡对在这次建站和科学考察工作中给予合作与支持的各友好国家表示感谢。他说,南极条约要求各国在南极科学考察中进行友好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我国将信守南极条约,并与各有关国家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和科学家们紧密合作共事。 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