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
1)  kaolinite-montmorillonite
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
1.
The synthesis of ZnS pillared kaolinite-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eosin-B;
ZnS柱撑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降解伊红-B的研究
2)  kaolinite dickite mixed layer
高岭石-地开石混层矿物
3)  Kaolinite/Montmorillonite
高岭石/蒙脱石
1.
abnormal high ratios of continental elements (Al/Ca) and terrigenous clay minerals (Kaolinite/Montmorillonite), from which a new method to study provenance and subtle reservoir are developed.
在莺歌海盆地发现了2个新的物源标志,即亲陆元素Al/Ca和陆源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比值的异常高值,据此提出了一种研究物源和隐蔽储层的新方法:如果井点的Al/Ca或高岭石/蒙脱石比值在沉积区域呈现异常高值,则可判断该井点位于物源主方向上,钻遇了储层或预示附近有隐蔽储层存在;如果处在沉积物搬运路径上的井点其Al/Ca或高岭石/蒙脱石比值未呈现异常高值,则表明附近存在物源及储层的结论有风险,可反推物源与储层可能不存在。
4)  Kaoline minerals
高岭石类矿物
5)  mixed-layer illite-montmorillonite
伊利石蒙脱石混层
6)  illite/montmorillonite mixedlayer
伊利石/蒙脱石混层
补充资料:混层矿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矿物的晶层,按不同比例和不同的重复方式,沿Z轴堆垛而成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也称间层矿物。由美国 J.W.格鲁纳于 1934年首先提出。混层矿物的这种晶体结构称为混层结构。
  
  类型  混层矿物绝大多数是由两个组分组成,三个组分的极少。由于含量<5%的组分很难测定,因此,实际存在的混层矿物可能更为复杂。在两种组分组成的混层矿物中,按其比例和重复堆垛方式,可分为规则的、不规则或随机的和分带的三种基本类型。
  
  命名和矿物种  规则混层矿物应具有以下特征:①至少有10个l值不同的00l衍射峰;②这些 00l衍射峰中,偶数的和奇数的高次00l衍射峰的宽度必须相近;③00l衍射峰的d值(底面间距值)应是超晶格的整数倍,和反射级次 1的乘积的变差系数CV必须小于0.75。规则混层矿物是独立的矿物种,可给予单独命名。到1988年止,仅发现并命名了8种规则混层矿物。它们是:①累托石(rectorite),即二八面体云母与二八面体蒙皂石的1:1规则混层;②水黑云母(hydrobiotite),即黑云母和蛭石1:1的规则混层;③滑间皂石(aliettite),即滑石和皂石1:1的规则混层;④绿泥间蛭石(corrensite),即三八面体绿泥石和三八面体蒙皂石或三八面体蛭石的1:1规则混层;⑤绿泥间蒙石(tosudite),即二八面体绿泥石和蒙皂石的 1:1规则混层;⑥绿泥间滑石(kulkeite),即三八面体绿泥石与滑石的 1:1规则混层;⑦云间蒙石(tarasovite),即二八面体云母与二八面体蒙皂石的3:1规则混层;⑧绿泥间蜡石(lunijianlaite),是由中国学者于1988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规则混层矿物,由属于二八和三八面体过渡型的锂绿泥石晶层与二八面体的叶蜡石晶层以 1:1规则交替堆垛而成,底面间距=23.397┱。属火山热液成因。
  
  鉴定和结构分析  鉴别混层矿物的最主要依据是它们的00l底面的面网间距值,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是有效的鉴定手段。规则混层矿物的 等于组成它的两种晶层各自的之和;不规则混层矿物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可采用直接傅利叶变换法作图对混层矿物进行结构分析,能够获得关于混层矿物中两种晶层的统计分布的信息,并确定其混层类型。
  
  形成及意义  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十分相似,当外界条件,如水介质性质、气候、温度和压力等发生变化时,它们以离子交换或脱水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并转变成能稳定存在于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的新矿物。混层矿物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这种过程可以发生在风化、成岩和热液蚀变中。例如淡水中的蒙皂石随河流搬运入富含K的海水中,蒙皂石中的Ca2+和H2O被K+取代,形成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当蒙皂石进入富含Mg2+的海水中,Mg(OH)2取代Ca2+则形成绿泥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又如在成岩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高,蒙皂石失去层间水转变成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因此可以利用混层矿物成分的变化来推断当时地质环境的变化。在石油地质学中十分重视混层矿物在成岩阶段的变化及其脱水作用,因为不同成岩阶段的混层矿物代表了有机质不同的成熟期。据此,可以判断有机质的成熟度。而混层矿物的脱水与石油的形成和运移(见油气运移)有密切的关系。当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时,混层矿物的数次脱水不仅加强了烃类的裂解,成为石油形成的催化剂,而且在脱水过程中,由于矿物体积收缩,岩石孔隙度增大,为烃类运移提供了通道。因此通过混层矿物的研究可以直接指导油气调查勘探。混层粘土矿物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常作为催化剂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