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均方响应
1)  Mean square response
均方响应
1.
The non_linear planar mean square response and the random stability of a viscoelastic cable that has a small curvature and subjects to planar narrow band random excitation is studied.
 基于Kelvin粘弹性材料本构模型,研究小曲率粘弹性索在窄带随机激励作用下的非线性随机稳定性及均方响应· 首先建立小曲率粘弹性索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确定粘弹性索均方响应及概率渐近稳定性方法;给出了系统均方稳定对激励带宽、幅值、中心频率等要求;给出系统的稳定区域;最后讨论了材料粘性、波速比及介质阻尼对系统不稳定区域的影响·
2.
This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design method in which the mean square responses for certain points (DOF s) on the structure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are regarded as constraints.
本文提出一种将结构在随机激励下某些点(自由度)上的均方响应作为约束的动力学设计方法。
3.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several kinds of nonlinear random vibration systems with single degreee of freedom show that mean square responses.
对几个典型的单自由度非线性随机振动系统进行了均方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议的加权列式更接近于精确解,是一种更有效的计算方法。
2)  Root mean square response
均方根响应
3)  Mean-Square of response
响应均方值
4)  instantaneous root-mean-square response
瞬时均方根响应
5)  RMS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均方根加速度响应谱法
6)  rms responding instrument
均方根值响应仪表
补充资料:方田均税
      中国古代北宋中期改革土地征税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主旨是通过丈量田亩,整理地籍,以实现均平税收负担,增加财政收入,为后代清丈土地的开端。
  
  北宋初期,由于土地买卖兼并已久,地籍紊乱,富者田产日增而田赋并未随之增加,贫者田产日少而田赋并不随之减少。据《宋史》载,当时纳税者才十之三,甚而有私田百亩者,只纳四亩的税。
  
  宋仁宗时,大理寺郭谘首创千步方田法,在洺州肥乡县试行,据以免除无地而有租税者400家,纠正有地而无租税者100家,收逃漏税款80万,逃亡的农民又重新归来,稍后在个别州县继续试办,都是屡试屡止。王安石任宰相后,将郭谘的原办法加以补充,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首先推行于京东路,以后逐渐推行于其他各路。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包括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一种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的制度。具体办法是以东西南北各千步,相当41顷66亩160步为一方。每年9月县令派人分地丈量,按照地势和土质的肥瘠分为5等,依地之等级和各县原来租税数额分派定税。至次年3月丈量完毕,公布于民。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①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②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③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方田均税法的推行,受到豪强阻挠,官吏徇私舞弊,障碍横生,到元丰八年(1085)被迫停止,共推行了14年。先后所方之田,仅及五路,所清丈的田达2484349顷,占当时全国垦田总数的一半以上,可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丈量田亩的一次壮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