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锗钼酸盐纳米粒子
1)  germanomolybdate nanoparticles
锗钼酸盐纳米粒子
1.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Keggin-type germanomolybdate nanoparticles [(C_2H_5)_4N]_4GeMo_(12)O_(40)(GeMo_(12)) was firstly used as a modifier to fabricate a three-dimensional bulk-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PE) by direct mixing.
首次将无机-有机杂化的Keggin型锗钼酸盐纳米粒子[(C2H5)4N]4GeMo12O40用做修饰剂,通过直接混合法制得了三维、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2)  nanometre salt molybdate
纳米钼酸盐
3)  germanomolybdate [,dʒə:mənəməu'libdeit]
锗钼酸盐
4)  Nanoscale polyoxomolybdate
纳米级聚钼酸盐
5)  12-Molybdogermanate
12-钼锗酸盐
6)  polyoxometalate nanoparticles
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
1.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olyoxometalate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ax impregnated graphite electrode:preparation, electrochemistry and electrocatalysis;
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研究
补充资料:盐附子
附子
【附子的功效介绍】:

【中药名称】附子(《本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
植物形态详川乌头条。

【采集】夏至至小暑间挖取附于母根旁的子根,洗净泥土,称为泥附子,按大小分别加工:①盐附子选取较大的泥附子洗净泥土,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的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并体质变硬为止。
②黑顺片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沸,捞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盐卤水液中,并加入黄糖及菜油制成的调色剂,使附片染成浓茶色,用水漂冼至口尝无麻辣感时,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晒干。
③白附片选取较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至透心为度,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尝无辣感时,取出蒸熟,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药材】①盐附子,呈圆锥形,长约5~8厘米,直径约3~4厘米。
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满,周围生有瘤状隆起的分支,习称钉角,表面灰黑色,被盐霜。
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具不整齐的筋脉或中心有小空隙,其中充满盐霜。
无臭,味咸而麻辣。
以个大、坚实、表面起盐霜者为佳。
②黑顺片,又名:黑附子(《简要济众方》)。
呈不规则形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周边略翘起,长2.5~4厘米,宽1.5~2.5厘米,厚约5毫米。
外皮黑褐色,内部暗黄色半透明状,油润而有光泽,并可见有纵走的筋脉。
质硬而脆,破碎面角质状。
无臭,味淡。
以片均匀,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
③白附片,又名:明附片、雄片。
形状与黑顺片相同,唯全体均为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厚约3毫米。
气味同黑顺片。
以片匀、黄白色、油润、半透明状者为佳。
以上均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见川乌头条。

【炮制】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净,置锅内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开后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刮去皮,切为两瓣,置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取出,晒晾,反复闷润数次,润透后切片,晒干。
(每盐附子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竦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
①《雷公炮炙论》:凡修事(附子),子文武火中炮令皴坼,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破,于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
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
若阴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干用。
……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东流水六升。
②《纲目》: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
生用者,须如阴制之法,去皮脐入药;熟用者,以水浸过,炮令发坼,去皮脐,乘热切片再炒,令内外俱黄,去火毒入药。
又法:每一个用甘草二钱,盐水、姜汁、童尿各半盏,同煮热,出火毒一夜,用之则毒去也。
③《本草备要》:水浸面裹煨令发坼,乘热切片炒黄,去火毒。

【性味】辛甘,热,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
李氏:苦,有毒,大温。
③《别录》:甘,大热,有大毒。
④《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

【归经】入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三焦、命门。
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