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现代化
1)  modernization [英][,mɔdənai'zeiʃən]  [美][,mɑdɚnə'zeʃən]
现代化
1.
Analysis of modernization of meat processing industries in China;
浅析我国肉类加工产业现代化
2.
Systemat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 Process——On Building the State Demonstration Centre of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实践教育环节体系化、现代化,建好国家级基础课示范实验中心
3.
Applica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微胶囊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2)  modernize [英]['mɔdənaɪz]  [美]['mɑdɚ'naɪz]
现代化
1.
To Explo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Modernized Theory and Modernized Strategy;
中共对中国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战略的探索
2.
Inherit and surmount ——The only way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modernize of China;
继承与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library should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its modernized service function, but also to its traditional service function, which is still much valuable.
认为 ,新世纪图书馆不仅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服务功能 ,还要发挥至今仍相具当服务价值的传统服务功能。
3)  modern [英]['mɔdn]  [美]['mɑdɚn]
现代化
1.
Reviews on modern refined oil depots.;
现代化成品油中转库概述
2.
On the Modern of the Reign Ability of the Party;
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3.
Study on the Content of Modern University P. E. Course;
现代化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研究
4)  modernity [英][mə'dɜ:nəti]  [美][mə'dɝnətɪ]
现代化
1.
Before the period "common sense of modernity" ( 1919-1935) , the general frame was "body and usage" , and later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既充满了反抗,也在不断地调适、整合和重建。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ourism, modernity and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旅游业发展对东道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强大的现代化力量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
The n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first appeared in the 18th century along with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ist nation-state, It has made great promotional impact upon the modernity process of nation-state.
国民教育理论是 18世纪伴随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 ,它对近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它包含了政体教育论、人的性格形成论、国家教育论、民族教育论等一般论点 ,涉及到国家民族、人与教育之间的双重关系。
5)  modernized [英]['mɔdən,aiz]  [美]['mɑdɚn,aɪz]
现代化
1.
The Modernized Realism and the Realized Modernism;
现实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主义的“现实化”
2.
Idea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o a Modernized Hub
长三角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3.
However,the main force to push China modernized is not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ist rank in modern times,but the gentlemen rank between "offical and civilian",whose change from rural to downtown can prove this.
但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不是近代工商业资产阶级,而是介于“官民”之间的绅士阶层,他们从乡居到城居的转变可以印证这一点。
6)  modernism-postmodernism
现代化后现代化
补充资料:现代化
现代化
modernization
    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实行有步骤的经济技术改造和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广泛社会变革,加速生产力发展和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尽快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是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即要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20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1980年12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又一次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使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说:翻两番  ,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同时,认为这只是现代化的最低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是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