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R)-2-羟甲基-1-氮杂-4-硫杂螺[4.5]癸烷
1)  (R)-2-hydroxymethyl-1-aza-4-thiaspiro[4.5]decane
(R)-2-羟甲基-1-氮杂-4-硫杂螺[4.5]癸烷
2)  8-(4-oxocyclohexyl)-1,4-dioxaspiro[4.5]decane
8-(4-氧代环己烷基)-1,4-二氧杂螺[4.5]癸烷
3)  N-dichloroacetyl-2-methyl-1-oxa-4-aza-spiro-4.4-nonane
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
4)  6-ethyl-2,10,10-trimethyl-1-oxaspiro[4.5]deca-6-diene
6-乙基-2,10,10-三甲基-1-氧杂螺[4.5]-3,6-癸二烯
5)  Spiroxide
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4.5]癸-6-烯
6)  2,2,4-trimethyl-1-oxa-4-aza-2-silacyclohexan
2,2,4-三甲基-1-氧杂-4-氮杂-2-硅杂环己烷
补充资料:杂徭
杂徭

    中国唐代正役以外的一种劳 役,杂徭一名始见于北魏,唐代与租庸调并列为赋役正项。服正役的称丁,服杂徭的称夫;正役只由丁男(21~59岁)承担,杂徭则除丁男外还征发中男(16~20岁)。这种劳役由地方官(或中央指令)在有事时临时征发,由府、州的户曹或司户参军事、县的司户佐实际主管。由于杂徭具有地方性和临时性,不仅各州各县的服役项目不尽相同,一州一县每年也不尽相同,均由地方随事支配。大致如修筑城池,维修河道、堤堰、驿路、廨舍等应是较普遍的杂徭征发。杂徭也没有固定的期限,但一般不超过39天,超过的便折免其他赋役。据户部式规定:正丁充夫,40日免役,70日并免租,100日以上的课役具免。中男充夫,满40日以上,免户内地租,无它税,免户内一丁,无丁听旁折近亲户内丁。杂徭无纳课代役的明文规定,但安史之乱后也有纳课的迹象。
   建中元年(780)颁布两税法,明令租庸、杂徭悉省,但事实上征发徭役从未停止。宪宗时徭役作为百姓的普遍义务而重新肯定下来。由于两税法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徭役一般由地方官按户征发。宣宗时杂徭已是泛称,色役、差科均可称为杂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