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水质规划和管理
1)  Water qual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水质规划和管理
2)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管理和规划
3)  integrated wate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一体化水规划和管理
4)  Administ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规划管理和实施
5)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administration
动态规划和管理
6)  water quality planning
水质规划
1.
Water quality model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river quality planning,water quality modeling,depicting pollution area near banks,predicting river quality and checking the result of water quality planning.
河流水质规划中常常要用水质数学模型来模拟水体的水质、刻划岸边污染带、对水质进行预测 ,并结合其它模型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 ,以及对污染控制方案进行水质验证。
补充资料:水质规划
      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水质目标及其实现措施的总体方案。又称水质管理规划。是水资源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水质规划是应用数学方法,选择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综合效益皆优的方案,以最小(或较小)的代价去实现制定的水质目标。
  
  水质规划的理想目标是水质目标与经济目标的最佳结合。水的用途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娱乐、水上运动等,由不同的用水目的及其水质标准,构成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水质目标。为了实现水质目标,需要制订、优选及实行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控制水质的技术管理措施一般有:制订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限制其排放数量、浓度、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修建污水处理工程;适当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加清洁水的流量,提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安装水体增氧装置;定期清淤,疏浚河道等。这些措施可以单独运用,也可组合运用。经济目标通常指为实现规划的水质目标应支付的投资费用尽量最小。在水质规划中,投资将随费用分配方法而变。依据上述内容,可对水质规划方案进行鉴别和评价。
  
  水质规划的类别  按水质规划的范围分为:①流域水质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订水质保护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措施方案。在这种规划中把流域内的水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水质限制部分,即污染严重的河段,要使这类河段达到既定的水质目标,需建造污水处理设施;另一类是排放限制部分,即污染物排放量小于或接近河流的污染物允许负荷量,水体尚有一定的稀释自净能力,只要制订地方排放标准,加强管理,就可控制水质,达到既定的水质目标(即水质标准)。流域水质规划是防治相结合的规划。②区域水质规划,指以城市或工业区为单元,或几个城市、几个工业区连成一片的地区性水质规划,如中国的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区域水质规划。这种规划是由局部水体(湖泊、水库、河段)的水质规划组成,把各部分水体或地区的水质保护规划集合于一个区域性的规划之中,城市与工业废水处理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包括对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在水质规划中,要分析和建立水质与水量的关系,这是制定方案的先决条件。
  
  水质规划方法  按费用分配法分:①均一处理法,即不考虑不同规模污染源排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程度,规定一个统一的消减污染源的成数,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以往常用的方法,虽便于管理,但不经济。②最小费用法,是根据区域控制水质而采取综合防治工程所需投资费用最小的原则来确定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或其削减量,即需自己负担治理的量)。这从经济上说是合理的,但管理时,由于污染源较多,排污情况多变,需要经常调整,比较麻烦。③分区最优化法,是均一处理法和最小费用法的综合。如把地面水系分成区域,按达到水质目标的总投资费用最小原则来选择各区域的污染治理程度,即确定该区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各区域内的污染源,则按统一的排放标准进行管理。在以投资费用最小原则作费用分配时,确定用水目标的水质标准则成为优化水质规划方案的约束条件,因此,在水质规划中广泛地应用系统分析和最优化等方法与技术。其中,水质管理模型已从应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发展到应用概率规划和多目标规划。
  
  为了做好水质规划,必须搜集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工业规划、水资源开发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料,流量、水深等水文资料,以及应用于水质评价、水质模型及水质预测等的水质监测资料,要查明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并估算它们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体污染的扩展而导致水源紧张,水资源管理已由一般的水利规划(分配水量)发展到兼顾水质控制和水量分配的规划。60年代,系统工程学的发展推动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跨区域的河流水质规划,就是系统工程学中典型的水资源最优分配问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