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
1)  Ethylene oxide propylene oxide random copolymer(EOPO)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
2)  EOPO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EOPO)
3)  poly(ethylene oxide) poly(propylene oxide) poly(ethylene oxide) triblock copolymer
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4)  thylene oxide propylene oxide copolymer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5)  Ethylene oxide propylene oxide random copolymer (EOPO)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6)  ethylene oxide-propylene oxide random copolymer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
补充资料:环氧丙烷
       无色易燃液体,沸点34.2℃,与水部分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7%~37%(体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丙烯系的第二大产品。最大用途是制聚多元醇(聚醚),进而制聚氨酯;也用于制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破乳剂。环氧丙烷水解所得的丙二醇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环氧丙烷是1927年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工业化生产的,已被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有氯醇法和液相氧化法两种。此外,也可用过醋酸与丙烯反应生成环氧丙烷,但此法自1969年投产后,未获发展。
  
  氯醇法  基本上分两步进行。首先,次氯酸与丙烯反应生成氯丙醇:
  
  
   CH3CHCH2+HClO─→CH3CHOHCH2Cl反应温度35~50℃,通常是在常压下在衬瓷砖的碳钢塔内进行反应。然后,氯丙醇溶液通常与含10%~15%(质量)的氢氧化钙的石灰乳,在通蒸汽的条件下,进行皂化反应,得环氧丙烷:
  
  
  
  氯醇法工艺简单,为环氧丙烷最主要的生产方法,但耗氯量大,废水处理投资大。
  
  液相氧化法  异丁烷(或乙苯)液相氧化得氢过氧化物。后者在液相催化反应中将氧转移到丙烯分子上,生成环氧丙烷,工业上也称共氧化法或哈康法。
  
    
  
  此法联产叔丁醇或α- 甲基苯乙醇,两者经脱水分别得异丁烯和苯乙烯,产量相应为环氧丙烷的1.8和2.5倍。此法流程长,对设备要求高,投资大,但不耗氯,污水少,故受到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