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ravity and magnetic force
重、磁力
2)  gravity-magnetic field
重磁力场
1.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genetic gravity-magnetic field and its corresponding conversion;
运用重磁力场强度与位势的微积分关系,建立了简捷的重磁力场的数学模型,并在重磁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将任一地质异常体当作可分解为可数个密度、磁性均匀分布的充分小的地质异常体(体积元)集合,进而导出了同源重力强度、位势与磁力强度和位势的对应转换模型。
3)  gravity-magnetic potential
重磁力位势
4)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重、磁力数据
5)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重磁力资料
6)  gravitational and magnetic prospecting
重、磁力勘探
1.
There have been goo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some area such as object prospecting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gravitational and magnetic prospecting methods as well as their processing technique.
重、磁力勘探在盆地早期的石油勘探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补充资料:磁力线
磁力线
magnetic force, line of
    图示磁场分布的虚设的有向曲线族。磁力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磁场(指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一致;磁力线的疏密表示各处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磁场越强。磁力线不仅形象直观地描绘了磁场的空间分布,而且磁力线是闭合的、不中断、不交叉、等基本特征还反映了磁场无源有旋的性质,这也是磁力线与电力线的根本区别。当然,分立的曲线、粗糙的疏密不足以准确地描绘磁场的连续分布,磁力线只是近似的图示。与磁力线根数对应的严格的物理量是磁(感应)通量 。
    M.法拉第在1831年前后提出了磁力线的概念。他认为,磁体和带电体周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状态,他用磁力线和电力线描绘这种状态。他认为力线是物质的,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他用力线来解释顺磁性、抗磁性和电容器插入电介质后电容增大以及电磁感应等一系列电磁现象,描绘出一幅近距的电磁作用图像。向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超距作用观点挑战。这是法拉第的重要贡献。J.C.麦克斯韦就是在力线图像的启发下建立电磁场理论的。现已证实,电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力线已经退化为图示电磁场的工具。
   磁场强度H  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H  线图示,甚至也称为磁力线,它与磁感应强度B空间分布有区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