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莫高窟
1)  Mogao Grottoes
莫高窟
1.
The Discuss of Comprehensively Preventing Blown-Sand System in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2.
Study on Wind Regime and Drift Potential atop Mogao Grottoes;
莫高窟窟顶风况及输沙势研究
3.
Study on Functions of Arresting and Transporting Sands of Gobi Preventing System over Top of Mogao Grottoes;
莫高窟窟顶戈壁防护带阻截和输导功能研究
2)  Grotto No.419
莫高窟419窟
3)  Grotto No.420
莫高窟420窟
4)  No.Cave 61 in Mogao Grottose
莫高窟第61窟
5)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敦煌莫高窟
1.
Origin of Water and Salts Responsible for Wall Paintings Disease at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敦煌莫高窟壁画病害水盐来源研究
2.
Dunhuang Mogao Grottoes,the very famous world culture heritage,was chiseled in the cliff face of alluvial grit etching by the Daquan River in the Quaternary Period.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开凿于第四纪砂砾岩组成的崖壁上,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洞窟内壁画产生起甲、空鼓和酥碱等多种病害,尤其以底层洞窟最为严重。
6)  mogao grottoes
莫高窟岩壁
补充资料:莫高窟
莫高窟

    佛教石窟,中国敦煌石窟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概况 莫高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中心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以后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朝代均有凿建,在唐代达到顶峰,洞窟达1000余。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为中国石窟之规模最大者。
    建筑 莫高窟窟形形制主要有3类:① 印度僧房式禅窟。系传自西域的印度佛教石窟窟形 , 平面呈长方形或甬道形,主室有壁画和塑像,两侧排列2~4个小禅室,为僧侣坐禅之处。②塔庙式中心柱窟。此类窟形具有敦煌本地特征,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前厅有仿殿堂的人字坡屋顶,后为中心柱,柱四面开1~2龛,有的南北壁塑出阙形龛。③覆顶殿堂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正壁或三壁开龛,为便于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与祈祷之用,窟内活动空间有所扩大。莫高窟在古代许多洞窟前都建有木构建筑,因时代久远及其他原因,今仅存5座唐宋时的木构窟檐 ,其梁柱斗、门窗栏楯均存有当时建筑的特征与风韵。另外,在莫高窟的历代壁画中,还描绘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图像,如楼殿台阁、寺院坛塔、城池关隘、宅院草庐、梯架桥梁等,描绘细致,结构真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第249窟壁画《狩猎图》(西魏)

第249窟壁画《狩猎图》(西魏)


   
   

第328窟西壁全景(盛唐)

第328窟西壁全景(盛唐)


   
    彩塑  莫高窟因属砾岩,不宜雕刻,因此洞窟内的主体造像为彩塑。彩塑为石胎或木芯,分圆雕、浮雕、影塑等形式,约3000余尊,最高者达30米 ,最小者仅 10 余厘米,约1400余尊彩塑保存完好,其余多为后世重塑或妆銮。隋唐以前的塑像(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以弥勒像、释迦多宝并坐像、说法像、禅定像、思惟像以及佛传故事中的苦修、降魔、成道、说法等为主,其组成形式,一般为一佛二菩萨,飞天、千佛则以拓模影塑做出;其造型由西域式,即犍陀罗风格的圆脸、直鼻、体壮,半裸披巾,衣纹密集,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具有中原士大夫风貌的风格转变。隋唐时代,塑像进入极盛期,造像有三世佛、三身佛、七世佛、弥勒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音、势至、阿难、迦叶、天王、金刚力士、供养菩萨及高僧像等。塑像造型已趋于写实,面相丰满圆润,比例适度,姿态优美,神情庄静,具有时代特征。此时的佛像庄严仁慈,天王威武睿智,金刚力士威武有力,而菩萨已呈女性化和世俗化。
    壁画 年代分期大体同于彩塑,其题材主要有:①佛像。如释迦牟尼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释迦多宝并坐像及三世佛、七世佛 、贤劫千佛等 ;还有以佛像为主体的说法图。说法图除佛像外,还有佛弟子、天王、药叉、乾闼婆(飞天)、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迦、菩萨、观音、势至等佛教神像。②佛经故事 。主要取材于《六度集经》 、《 贤愚经》、《杂宝藏经》等佛教经典,有描绘佛祖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描绘释迦牟尼前生善行的佛本生故事,描绘与佛有关的因缘故事等。佛经故事多以连环画的形式,或多个情节组成一幅画面的形式表现。③传统神话题材。表现中国本土宗教或神话的内容,如东王公 、西王母 、伏羲 、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雷公、羽人等,此类题材出现于北魏晚期,是当时佛道互融在造型艺术中的反映。④经变题材。多以一部佛经为内容,始于隋,盛于唐,至元仍有新的创作。它描绘幻想的佛国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独创。所绘经变有《维摩诘变》、《药师净土变》、《弥勒净土变》、《法华经变》、《涅变》、《阿弥陀净土变》、《观无量寿佛经变》、《宝雨经变》、《金光明经变v》、《华严经变》、《报恩经变》、《天请问经变》、《劳度叉斗圣变》、《楞伽经变》、《十方净土变》等,壁画场面宏大,景物繁多,构图复杂,色彩绚丽,线条飞扬,构成了一幅欢乐而神秘的世界。⑤佛教史迹。以佛教传播的历史遗迹及灵应故事为内容,如《张骞出使西域》、《佛图澄灵异》、《孙皓迎康僧会》、《隋文帝迎昙延祈雨》、《五台山图》及大量的瑞像图等。⑥供养人。为世俗人物形象,即功德主的肖像。人物多寡不一,少者十数人或几十人,多可达数百或上千人,人像多有题名,形象或立或跪,有帝王、官吏、平民、奴婢等,除汉族外,还有鲜卑、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人物形象。部分画面,如《张议潮统军收复河西出行图》、《曹议金与回鹘公主出行图》等,为西北地区历史研究提供了形象资料。⑦装饰图案。多集中在窟龛中的藻井、平、门楣、屋顶及壁画中器具、地毯、人物服饰上,题材种类有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云气火焰及大量的几何图案等,丰富多采,不胜枚举,且变化多端。
    莫高窟的壁画在内容上虽是表现佛教教义,但却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所属时代的社会风貌,如生产劳动、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政治军事及中外交往等等,从而具有更为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发现与保护 莫高窟自前秦建元二年(366)始凿至元,历代相继修建开凿,明代曾一度荒废 , 清初又为人们所注意,清中期起陆续见于学者的著述之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藏有4万余件古代写经、文书 、文物等的“ 藏经洞”,使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在20世纪初期,莫高窟中的写经、文书、绘(绣)的佛画及壁画、彩塑等大量珍贵文物,曾多次遭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俄国等国人的盗窃与掠夺,使莫高窟的文物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损失,至今这些被盗文物仍分别藏在上述国家的博物馆中。莫高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