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韦勒曲线
1)  w o ¨hler curve
韦勒曲线
2)  taylor's curve
泰勒曲线
3)  Fuller's curve
富勒曲线
4)  fuller's curve
富勒式曲线
5)  Doppler curve
多普勒曲线
6)  René Wellek
韦勒克
1.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René Wellek to the Study of Disciplin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学科研究的贡献述评
2.
Ontology of Literary Structure --On René Wellek s Theories of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文学结构本体论——论韦勒克的文学本质观
补充资料:勒韦尔迪

彼埃尔.勒韦尔迪(pierre reverdy,1889—1960),法国诗人。1889年9月13日出生于法国南方城市纳博讷。他的童年是在乡野里度过的。这使他一方面因领略故乡的阳光、风、大海、空阔孤寂的沙滩,从而培养起对大自然物象的极端敏感;另一方面也使他很早就体验到一种恐慌骚乱的精神状态,时刻准备对大自然的重压进行反抗。

1910年,他来到巴黎,为了“写出世界上最美的诗章”。他与毕加索、璜.格里、雅各布、阿波利奈尔等建立了友谊,并同他们一起参加了立体派活动。

1916年,他创办刊物《南—北》。这个刊物后来成为一个新诗的实验园地。在阿波利奈尔和超现实主义新潮之间,勒韦尔迪仿佛一座桥梁,起着过渡作用。

1926年,他离开巴黎去索莱斯姆(solesmes)修道院,一住就是34年!但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使勒韦尔迪从青年时代的诗歌狂热终致踏上与上帝秘密对话和过神秘的晚年隐居生活之路?大概没人说得清楚。此后,尽管他去巴黎小住,却始终未真正离开索莱斯姆。

1960年6月16日,他带着终生相伴的孤独,吞咽下最后一口空气。阿拉贡悲叹;“一颗黑色太阳陨落在索莱斯姆”。

说勒韦尔迪是诗人,其实他更像一个静悟者。他不想在耗费中取胜,尽管生命始终处于被耗费状态。他希望从内在饱满中求得诗歌自然的溢出。他的诗看上去简单而重复,里面却容纳了一次次的跃举,缓升,徐降。在他那里,单调化解了丰满,静态中充溢动作,最平凡的叙述抖落出最惊心的悲剧。他生命的幽潭,在孤寂和睿智的屏护下,一辈子清静,深邃,大波悄然涌起,又无声降落,从未诞生,也从未死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