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乙酸甲硫醇酯
1)  S-methyl thioacetate
乙酸甲硫醇酯
1.
The energy profiles of eight reactions on the ground-state S-methyl thioacetate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B3LYP and MP2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6-31G~(**) basis set.
运用B3LYP和MP2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基态乙酸甲硫醇酯单分子反应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
2)  arbonochloridothioic acid s-ethyl ester
氯甲酸乙硫醇酯
3)  3-(methylthio)-propyl acetate
乙酸3-甲硫基丙醇酯
1.
The yield of 3-(methylthio)-propyl acetate was 97.
以乙酸钠为催化剂,3-甲硫基丙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 了食用香料乙酸3-甲硫基丙醇酯。
4)  Dimethylthiodiglycollate
硫代二乙醇酸二甲酯
5)  methyl glycolate
乙醇酸甲酯
1.
Synthesis of methyl glycolate with solid superacid as catalyst;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醇酸甲酯
2.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ants ratio,catalyst dosag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s of methyl glycolate (MG) and methyl methoxy acetate (MMAc) were examined.
在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硫酸氢钠催化甲醛和甲酸甲酯的偶联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物料配比n(甲醛)∶n(甲酸甲酯)=0。
3.
The application of acid catalysts in the coupling reaction of formaldehyde and methyl formate to form methyl glycolate and methyl methoxyacetate was investigated.
选取不同酸强度的催化剂硫酸、三氟甲烷磺酸、硫酸氢钠和硫酸氢钾,研究了酸催化剂在甲醛与甲酸甲酯偶联合成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反应中的作用。
6)  methyl glycollate
乙醇酸甲酯
1.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tructure and nature of methyl glycollate
乙醇酸甲酯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2.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reactant ratio,and catalyst dosage on yields of methyl glycollate(MG)and methyl methoxy acetate(MMAc)were investigated.
在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甲醛和甲酸甲酯的偶联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生成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160℃、反应时间4h、反应物料配比n(甲醛)∶n(甲酸甲酯)=0。
3.
Both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and 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of formation of both dimethyl oxalate(DMO)and methyl glycollate was estimated by Benson group contribution method.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估算得到草酸二甲酯(DMO)和乙醇酸甲酯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结合其他已知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了DMO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EG)反应中所涉及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补充资料:甲硫醇

国标编号 21047
CAS号 74-93-1
分子式 CH4S;CH3SH
分子量 48.10

无色气体,有不愉快气味;蒸汽压 53.32kPa/-7.9℃;闪点-17.8℃;熔点-123.1℃;沸点7.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1.6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喷气机添加剂、杀虫剂的原料、催化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毒性低。
急性毒性:LC501325mg/m3(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口0.5~5g/kg×35日,体重减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空气)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8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一级:0.004mg/m3
二级:0.007~0.010mg/m3
三级:0.02~0.0350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04~0.69kg/h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002mg/L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1.1ppb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