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修正的阿累尼乌斯公式
1)  Modified Arrhenius equation
修正的阿累尼乌斯公式
2)  Arrhenius equation
阿伦尼乌斯公式
3)  Arrhenius-equation
阿仑尼乌斯公式
1.
The oxidation rate is calculated with applying Arrhenius-equation and it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diffusion of oxygen.
寿命参数从因大气氧气而发生的膨胀石墨的氧化减少量中取得,氧化反应速度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并且它受氧气扩散所支配。
4)  Arrhenius law
阿累尼乌斯定律
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3 dimension heat transfer, the influence of heat created by priming decomposing according to the zeroth Arrhenius law on the temperature field in EED was researched.
在三维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药剂按零次阿累尼乌斯定律发生热分解时 ,所产生的热量对电火工品 (EED)三维热场分布的影响 。
5)  the Arrhenius law
阿累尼乌斯方程
1.
Two differential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Berthelot and the deduced from the Arrhenius law are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basic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storage life in the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s.
利用布氏压力法对改性RHT-902炸药的热分解放气量进行了测试,并利用由阿累尼乌斯方程推算出的公式以及Berthelot方程分别计算出了改性RHT-902炸药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参数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理论贮存寿命。
6)  Arrhenius viscosity formula
阿仑尼乌斯粘度公式
补充资料:卡累利阿战役

标题: 卡累利阿战役

英文: karelia,battle of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粉碎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地区的芬军、迫使芬兰退出战争,于1944年6~8月实施的进攻战役。防守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地区的芬军主力为4个战役集群,计15个师、8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旅,约26.8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9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10辆、作战飞机248架,并建立有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苏军参战兵力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l.a.戈沃罗夫)右翼第21、第23集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为k.a.梅列茨科夫大将)左翼第7、第32集团军,以及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计41个师、5个步兵旅等,约4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近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800余辆、作战飞机1547架。整个战役包括维堡战役和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6月10日,第21集团军向别洛奥斯特罗夫、维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当日突破芬军第一防御地带,从行进间强渡谢斯特拉河,沿维堡公路推进14公里。11日,第23集团军转入进攻。13日,苏军进抵芬军第二防御地带。芬军急忙从南卡累利阿调兵增援,沿维堡公路阻击。据此,苏军改变进攻方向,沿滨海公路实施突击,17日突破芬军第二防御地带。芬军将3/4的兵力集中于卡累利阿地峡并得到德军增援,但未能阻止苏军进攻。20日,苏军解放维堡,进至武奥克萨河水系军防御地区。维堡战役牵制并吸引芬军大量兵力,使南卡累利阿的兵力对比发生有利于苏军的变化。21日,卡累利阿方面军第7集团军乘机发起进攻,在洛杰伊诺耶波列地域强渡斯维里河,在12公里正面上突破芬军主要防御地带,向纵深推进6公里,尔后主力沿拉多加湖东岸向皮特基亚兰塔、部分兵力向普里亚扎方向发展进攻;第32集团军也于当日突破芬军防御,攻克波韦涅茨,尔后主力向苏维拉赫季、部分兵力向孔多波加方向发展进攻。23~24日,2个独立海军陆战旅先后在维德利察河口以南登陆,切断湖滨铁路和公路。25日,苏军解放奥洛涅茨,28日收复彼得罗扎沃茨克,7月10日攻占皮特基亚兰塔后受阻。21日,第32集团军进抵伦贡瓦拉以东边界,遭芬军反突击。8月9日,战线在库达姆古巴、库奥利斯马、皮特基亚兰塔一线稳定下来。此役,苏军击溃芬军重兵集团,解放列宁格勒州北部、卡累利阿大部,并迫使芬兰政府于9月初向苏联求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