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  pPNET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by 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delivery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per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 (pPNETs).
方法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8例,男6例,女2例;中位年龄12。
2)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al tumor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3)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
CT and MRI evaluation of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CT、MRI检查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诊治中的作用
4)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of pericardium: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心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Clinical parameters of middle-age and elderly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ime-to-progression:analysis of 12 cases
中老年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2例临床报告
3.
Prognostic factors of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化疗患者预后的研究
5)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1.
MRI diagnosis of supratentori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in children(report of 8 cases with literatures review);
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8例MRI诊断
6)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of bone(PNET)
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补充资料:商周原始瓷器
      指商周时代以瓷土作胎,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胎质烧结,无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的陶瓷器。亦称原始青瓷、青釉器或釉陶器。它是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以前的产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发现与分布 早在安阳殷墟和浚县辛村卫国墓地的发掘中,就已发现过原始瓷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周原始瓷器的发现,遍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和北京各地。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属商代中期,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均出有原始瓷器,器形也较多。商代晚期的原始瓷器在安阳、辉县、藁城、益都、清江等地的居址和墓葬中均有发现,而以清江为最多(见吴城遗址)。
  
  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更加普遍,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和宝鸡、甘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句容等地都有发现,表明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比商代有较大的发展。屯溪、句容等地的西周墓中,大量出土原始瓷器,器形也较丰富(见屯溪西周墓),表明南方的原始瓷器远比北方发达。
  
  器类与特征 原始瓷器大都是生活用的器皿,器形有尊、罐、瓮、豆、碗、盂、盉等。纹饰有弦纹、方格纹、曲折纹等,双乳钉或钮状的附加装饰比较盛行。郑州发现的尊为敞口、折肩、凹底,器形与陶尊相同。屯溪出土的圈足尊则与铜尊相似。豆的数量较多,器形为浅盘矮圈足,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最流行的器形。在江西清江吴城还发现原始瓷的工具,如马鞍形背的双孔刀和纺轮等,这是其他地区所不见的。
  
  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大体上有两种,以屯溪出土的为例,一种胎呈白色,火候较低,吸水性较强,釉多为姜黄绿色,釉层易于脱落,击之无清脆之声;另一种胎质呈灰白色,火候较高,无吸水性,釉多为青灰色,釉层薄而均匀,胎釉结合紧密,击之有铿锵之声。从数量上说,前者占大多数,这表明当时烧制原始瓷器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
  
  问题的讨论 陕西长安张家坡(见丰镐遗址)出土的西周原始瓷器碎片经过分析鉴定,确认其化学组成和原始的吴越青瓷比较接近,烧成温度约为1200℃,已基本烧结,吸水性能很弱。矿物组成虽已接近瓷器,但因多在弱还原焰中烧成,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尚不能完全符合于一般所承认的瓷的定义。但也有人认为,商周原始瓷器无论在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上,已多接近于瓷而不同于陶,应该确认其为瓷器。关于原始瓷器的性质及其烧造地区、渊源等问题,仍在继续讨论中,有待在新的发现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一致的认识。
  
  
  

参考书目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年9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