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基因组印迹
1)  genomic imprinting
基因组印迹
1.
They have some common features such as clustering of imprinted genes, asynchrony of DNA replication of imprinted genes, temporal and spatial regulation of genomic imprinting, conservat.
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niting)是指在配子或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为一种后生论修饰。
2.
The hypothesis on active gene effect is put fu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abeut heterusis and cross exporiment,with genetic theory of genomic imprinting.
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杂交育种实践,结合基因组印迹的遗传理论,提出杂种优势产生的活性基因效应的假说。
3.
Background & Object Genomic imprinting is an epigeneticmodification in the germ line leading to preferential express one of the two parental alleles.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作为一种表遗传学现象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2)  Imprinted gene
印迹基因
1.
Screening imprinted genes during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immortalized human osteoblastic cells by large-scale oligomicroarray technique;
高密度Oligo基因芯片筛选人永生化成骨细胞恶性转化中印迹基因的研究
2.
The expression of seven imprinted genes in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7条印迹基因在人类种植前胚胎的表达
3.
PWS and AS are also invovled some abnormal imprinted genes.
伯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中有特异性亲源染色体的重排和单亲二体,在普-威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和安吉尔曼综合征(Angelma Syndrome,AS)中存在一些印迹基因,Turner’s综合征与X染色体印迹有关,许多人类肿瘤中常有杂合性丢失(LOH)、单亲二体(UPD)和印迹缺失(LOI)现象,且LOI是人类肿瘤中普遍存在的遗传改变。
3)  Genomic imprinting
基因印迹
1.
Many phenomenons beyond the reach of Mendel s Law were explained by genomic imprinting.
基因印迹(genomic imprinting)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遗传规律,与胚胎的生长发育,罕见的遗传病,肿瘤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解释了许多孟德尔规律无法企及的现象,其意义正逐渐被认识,研究也日趋深入。
4)  imprinting gene
印迹基因
1.
Abnormal development and expr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imprinting gene" in reconstituted embryos from porcine somatic nuclear transfer;
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异常及印迹基因表达特征研究的进展
2.
The procedure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is likely to aff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rowth-related genes especially imprinting genes.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有可能影响克隆动物生长相关基因尤其是印迹基因的表达水平。
3.
ARHI is a member of the Ras subfamily and an imprinting gene localized in chromosome 1p31.
人类ARHI基因是小GTP结合蛋白中Ras亚家族的一个成员,系母系印迹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l。
5)  imprinted genes
印迹基因
1.
Those genes with this feature are classified as imprinted genes.
基因印迹指的是某些基因呈不遵从孟德尔定律的亲源依赖性单等位基因表达 ,其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 ,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被称为印迹基因。
6)  Gene imprinting
基因印迹
1.
Methylated DNA interacts with several proteins to control the gene transcirption,which results in gene imprinting and silencing and makes cells differentiate in the specific direction.
DNA甲基化受组蛋白H 3和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调控;甲基化的DNA与许多的蛋白质共同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转录,从而导致基因印迹和基因沉默,使细胞向特定方向分化。
补充资料:后基因组生物学

后基因组生物学

后基因组生物学即在2005年以后,人类基因组的全核苷酸顺序测定工作完成,而且,到那时也许还有一些别的生物的基因组全核苷酸顺序测定工作完成了,到那时生物学该是个什么样子?生物学该研究些什么?这些问题目前我们还不能十分有把握地回答,但至少可以说,那时是基因组测定工作完成后的时代,那时的生物学也就是所谓"后基因组生物学。"有人对2001年后的生物学作出了一些预测。

首先,我们将能够对更多的疾病在基因中找到答案,我们将能够对更多疾病应用基因药物来治疗。本来基因是不应申请专利的,被授于专利的只限于发明,而不是发现。但是,每克隆一个与疾病有关的基因,搞清它的作用机制、并制成基因药物用于临床,平均要投入1亿美元。有投入就必须有回报,如果投入者的成果最后大家都能享用,那么经过商业竞争新产品就只能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如果是这样,投入者的先期投入将无法收回。其后果一是打击了投入者的积极性,二是限制了投入者对新项目投入的能力。所以,人类基因现在也被授予了专利。如肥胖基因,该基因的克隆曾被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以3000万美元收购;但该公司并未自己生产减肥药物,而是在第二年以7000万美元的高价转手获利,年利率高达250%。可见,与基因有关的买卖将会在今后大量涌现。

2001年以后的药物,很多是基因药物,基因既然可以申请专利,就会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在这个产业中,我泱泱大国如何作为呢? 10万基因我们能"抢"到多少呢?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这是值得我国科学界深思的问题。

1997年11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基因宣言 》。宣言指出:每个人身上的基因物质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应成为盈利的手段。这就是说,科学研究应该与商业行为分开,科学研究可以从商业机构那里得到资助,但科学成果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除了基因药物的研制以外,后基因组生物学至少还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关于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前面讲到尿黑酸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只要有缺陷的基因被正常基因取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些过程肯定是涉及基因组中一群基因的过程,这些基因协同活动、程序化地表达,从而使生命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要了解的就是这一群基因的表达模式(gene expression pattern),即基因表达谱,而不是仅仅某个基因的活动情况,要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在方法学上有所突破,创造出高效快速地同时测定基因组成干上万的基因活动的方法。有人提出了"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serial analysts of gene expression,sage)和"微阵列法"(microarry),企图能解决以上问题,以上两法的模式说明如图。

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如图1所示,我们可同时测定正常人和病人细胞中的基因活动情况。基因表达产生mrna,表达的基因数越多,mrna的种类也越多;某一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该基因的mrna的量也就越多。将所有mrna都反转录成cdna,从每一个cdna中截取一段9bp的"标记"片段,进行pcr扩增、拼接,对拼接后的大片段测序,即可对各表达基因进行分类、定量统计。用此法即可看出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中表达基因在种类和水平上的差异,同时还可能从基因表达图的特别处发现新的基因。应用此法还可比较不同分化细胞里基因表达群在种类和水平上的差异。微阵列法: 此法是将生物的mrna反转录成cdna,并建立cdna基因文库(双链cdna的克隆);然后将这些克隆一个一个地放入9b孔板上(每孔一个),加热使cdna变性并固定;最后如图1(左)所示,将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的mrna制成。dna,分别用不同的显色标记(如红色荧光标记和绿色荧光标记),并分别滴入各孔进行分子杂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