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生物
1)  neoplasm [英]['ni:əuplæzəm]  [美]['nioplæzṃ]
新生物
1.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CT of neoplasm in parotid region;
腮腺区新生物的CT定性诊断
2)  Lung neoplasm
肺新生物
3)  neonatal animal
新生动物
1.
It is well known that neonatal animal may die early or grow slowly if they don t suck colostrums enough, so it proves colostrums have enormous effect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animal.
初乳因理化因素不同于常乳,而刚出生的动物没有吮吸到充足的初乳则成活率较低,并且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这些都说明初乳对新生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作用,但其机理除报道的含有较多的促生长活性物质和免疫作用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营养作用,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作用,才能对初乳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4)  new derivative
新衍生物
1.
A new derivative of 1 named 7-hydroxy-9-methoxy-1-methyl-6-oxo-6H-benzo[c] chromen-3-yl acetate(4) was prepared through esterification.
从南海红树林麒麟菜内生真菌E33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1),alterna-riol(2),dehydroaltenusin(3)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得到,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的新衍生物7-hy-droxy-9-methoxy-1-methyl-6-oxo-6H-benzo[c]chromen-3-ylacetate(4),这4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显示了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5)  neogenic mineral
新生矿物
6)  New biotype
新生物型
补充资料:EM生物除草新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除草剂不断出现,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种类的杂草进行清除。然而这些先进的化学除草剂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毒性大有残留的除草剂也在污染着土地、河流、农产品,长此以往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寻找一种自然、有效的除草方法替代化学除草剂是当前人们关心的问题。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长期反复试验发现,EM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公司组织大量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数年,在日本EM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项新技术。EM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它是由光合菌、乳酸菌、放线菌、酵母菌等许多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可以全面、彻底地清除各类杂草,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成本较低,其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一、作用机理
    EM里含有乳酸菌。能生成乳酸和生理活性物质。乳酸可使杂草的种皮变软,使其容易吸收水分,从而受生理活性物质影响打破休眠。另外,在耕地时使多年生杂草的块茎上形成伤口,由于乳酸的作用,伤口的愈合受阻,使块茎发酵分解。利用这一机理,秋天耕翻或大水漫灌,迫使杂草发芽。发芽后的杂草淹水时生长被抑制,从而减少插秧后发芽的杂草。
    乳酸菌在地温5℃以上开始活动,地温越高活动越旺盛。杂草在10℃至15℃时开始发芽,地温越高发芽越快。为促进杂草发芽,创造乳酸菌活动的环境、应保持18℃以上的温度。
    二、使用方法
    秋天翻耕时,每亩喷洒1至2升的EM原液(稀释成100倍活性液)。秋季处理应在割稻后尽快进行,使地温保持在18℃以上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年内发芽的杂草,就无法越冬而枯死。冬季能灌水的水田尽量灌水,可以提高效果。
    在春季处理时,带水整地,每亩喷洒0.7至1.5升的EM原液。当地温10℃左右时,尽早放水,带水整地,防止漏水,使水温和地温升高。浅水浸灌,确保地温15℃以上的温度达20天以上。温水期间越长,地温越高,杂草的发芽越快,确认主要的杂草发芽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淹水耙地,此时只耙耕浅层(约5厘米),使发芽的和未发芽的种子都漂浮,然后一边灌新水,一边使漂浮的杂草及种子流出,在放水口用纱网收取,以防止杂草流到其他的田块。
    杂草的种类以及发芽的条件各不相同,了解田间杂草的特性,采用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
    EM生物除草新技术,是农田除草技术的新尝试,它改变了人类对农田除草技术原有的观念,对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可起到重要作用。
    ——摘自《中国花卉报》2002.10/3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