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丙胺
1)  Tripropylamine
三丙胺
1.
Tripropylamine molecules in the protonated from are occuluded in the chanels.
硅铝酸盐分子筛的合成一般采用水热晶化法,反应混台物的pH值大于10,并且体系中含有金属离子,分子筛原粉必须通过铵离子交换和焙烧才能转变为氢型催化剂,1986年,Guth等人曾在非碱性介质含氟体系中,在加晶种条件下以三丙胺为模板剂得到ZSM-5分子筛,文献报道的ZMS-5分子筛大单晶的合成均采用四丙基铵离子作模板剂,尚未见到用其它有机分子作为模板剂合成ZMS-5大单晶的报道,我们在非碱性介质含氟体系中以三丙胺直接合成出ZSM-5分子筛,并得到了大单晶。
2)  tripropyl amine
三正丙胺
1.
The glycidyl tripropylammonium chloride(GTPA)was prepared through reaction between tripropyl amine and epichlorodrin.
以三正丙胺(TP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缩水甘油基三丙基氯化铵(GTPA),并进行了分离纯化。
3)  Triacetonamine
三丙酮胺
1.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f triacetonamine and the pr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of4-amino-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 together with the preparation of1,2,2,6,6-pentamethylpiperidin-4-one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丙酮胺的精馏分离,2,2,6,6-四甲基-4-哌啶胺的合成与分离以及1,2,2,6,6-五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
2.
The synthesis of the triacetonamine and refin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对三丙酮胺的合成及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
4)  N,N-Di-2-propenyl-2-propen-1-Amine
三烯丙胺
5)  tripropanolamine [trai,prəupə'nɔləmi:n]
三丙醇胺
6)  N,N-Di-2-propenyl-2-propen-1-Amine
三烯丙基胺
补充资料:三丙胺

国标编号 33618
CAS号 102-69-2
分子式 C9H21N;N(CH2CH2CH3)3
分子量 143.27

无色液体,有氨的气味;蒸汽压0.39kPa/20℃;闪点36℃;熔点-93℃;沸点15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0.75;相对密度(空气=1)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取全氟化人造血浆和石油化工季胺分子筛催化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72mg/kg(大鼠经口);429mg/kg(兔经皮);LC5051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