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花罗布麻花
1)  Flowers of Poacynum hendersonii
大花罗布麻花
1.
Analysi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s from Flowers of Poacynum hendersonii by GC-MS;
大花罗布麻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2)  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 Woodson
大花罗布麻
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to determine isoquercitrin coateats from Poacynum hendersonii(Hook.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罗布麻甲素的含量。
3)  Poacynum hendersonii (Hook. F.) Woodson
大花罗布麻
1.
It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Pocynum Baill in Apocynaceae— Poacynum hendersonii (Hook.
目的:本文以夹竹桃科(Apocynaceae)白麻属(Pocynum Baill)植物---大花罗布麻叶(Poacynum hendersonii(Hook。
4)  Dahua Luobuma Granules
大花罗布麻颗粒
1.
Determination of isoquercitrin in Dahua Luobuma Granules by HPLC;
HPLC测定大花罗布麻颗粒中罗布麻甲素的含量
5)  Folium Poacyni Hendersonni
大花罗布麻叶
1.
Methods Folium Apocyni Veneti and Folium Poacyni Hendersonni were identified by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modern technology.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及其易混品大花罗布麻叶的鉴定方法。
6)  fresh flower of Apocynum venetum L
罗布麻鲜花
1.
Objectives:to determine and analyze the content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 in fresh flower of Apocynum venetum L.
测定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
补充资料:撒子麻花

宣武区菜市口南来顺饭庄,是一家以经营北京风味小吃著称的老字号,在这里蒸、炸、煮各式小吃琳琅满目,就说馓子麻花类吧,就有十几个品种,大麻花足有以尺半长,小的蜜麻花一个两口就能吃下,还有枣核形、扇面形的馓子麻花,小巧玲珑,逗人喜爱,怪不得一位初次到南来顺饭庄吃小吃的客人说:“吃麻花何必再上天津!”。

麻花十一种油炸食品,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麻花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馓子古时候称寒具。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写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粔籹蜜饵、餦\\\\\\餭是什么东西?宋代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名为《寒具》的一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但有人说这不是刘禹锡写的,而是苏东坡为一个卖“寒具”食的老太婆写的广告宣传诗。且不管谁是原作者,但这首诗却把“寒具”这种油炸食品描绘得活灵活现,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那么寒具究竟是什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

为什么古人要吃“寒具”这种食品,其中还有一段传说。原来古代清明节前一日为民间的寒食节,要紧火3天。晋陆(岁羽)的《邺中记》有“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的记载。说的是介子推曾伴随公子重耳一起过着流亡生活达19年之久,在重耳饿肚无食时,曾割股献君,可谓忠心耿耿。但重耳重新执政为晋文公后,在论功行赏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为此介子推带了母亲去了绵山隐居。晋文公一日忽然想起介子推,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不见,命令放火烧山,想赶出介子推母子。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不肯会见晋文公,母子双双抱木而被烧死。为此晋文公十分悲痛,迁怒于火,下令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国禁烟火,于是就有了寒食节。三日不动烟火,吃什么呢?那就是寒具,它过油炸制,能够储存不变质,保持酥脆不皮,当然时最理想的食品了。

寒具发展到今日的馓子麻花,原料及工艺都有了很大改进,现代馓子已不用米粉而改用面粉了,而且大多在制作中或加糖或裹蜜而成甜食,但也有加盐成为咸食的。按李时珍记载的方法制作,即“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油煎食之”的说法,似乎馓子麻花中应包括如今的北京传统名吃“焦圈”。南方的糕点铺出售的一种用面粉炸制的馓子也是咸的,不过条儿、个儿都比北京的馓子麻花粗大。旧社会妇女坐月子,人们当作礼物馈赠,用开水泡开加糖食用也很好。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如下。

≮做法≯

1、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搓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

2、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搓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特色≯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