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黔北引种射干
1)  Blackberrlily rhizome introduced from north of Guizhou province
黔北引种射干
2)  north trunk of YRDP
引黄北干
3)  North Guizhou
黔北
1.
Discussions on exploration net density of bauxite in Zunyi,North Guizhou;
黔北遵义团溪铝土矿勘探网密度探讨
2.
Preliminary Study on Irrigation Techniques for Flue-cured Tobacco in North Guizhou Province;
黔北烤烟灌水技术研究初探
3.
Multidimensional Luo:Plays and Culture——A Comprehensive Report about North Guizhou International Forum of Luo Plays and Culture Held in Zunyi, China
多维视野下的傩戏傩文化——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4)  north of Guizhou
黔北
1.
Design exploration of the “north of GuiZhou” style block;
黔北风情一条街的设计探索
5)  northern Guizhou
黔北
1.
New Legendary Miracle in Yelang——Reflection on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Guizhou;
抒写夜郎神话新传奇——关于黔北文学、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2.
In northern Guizhou,bauxite tends to become thicker in some areas,this characteristic feature indicates that as for the ore-forming control of bauxite there exist som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abnormal sedimentation.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
3.
The dynamic state,growth and decline,of white back planthopper and brown planthopper in northern Guizhou was resulted after 11 years studies.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白背飞虱、褐飞虱两个种群在黔北一季中稻上的消长动态。
6)  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
黔北
1.
This paper analysis kerogen and carbon isotope of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shale series in northern Guizhou province.
 对发育于黔北震旦纪寒武统黑色岩系进行干酪根及碳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岩系干酪根组份平均含量达87。
补充资料:射干。
射干
【射干的功效介绍】:
射干(《本经》)
【异名】乌扇、乌蒲(《本经》),黄远(《吴普本草》),夜干(《本草经集注》),乌要、乌吹、草姜(《别录》),鬼扇(《补缺肘后方》),风翼(《本草拾遗》),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纲目》),地萹竹(《镇江府志》),较剪草、黄花扁蓄(《生草药性备要》),开喉箭、黄知母(《分类草药性》),较剪兰、剪刀梏(《广州植物志》),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间药草》),扁竹兰(《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蝴蝶、金绞剪(《浙江中药手册》),紫良姜、铁扁担(《江苏植药志》),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山蒲扇(《东北药植志》),剪刀草(《中药志》),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植物形态】射干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茎鲜黄色,须根多数。
茎直立。
叶2列,扁平,嵌叠状广剑形,长25~60厘米,宽2~4厘米,绿色,常带白粉,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叶脉平行。
总状花序顶生,二叉分歧;花梗基部具膜质苞片,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左右;花直径3~5厘米,花被6,2轮,内轮3片较小,花被片椭圆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圆,基部狭,橘黄色而具有暗红色斑点;雄蕊3,短于花被,花药外向;子房下位,3室。
花柱棒状,柱头浅3裂。
蒴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具3棱,成熟时3瓣裂。
种子黑色,近球形。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生长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或为栽培。
分布全国各省。

【采集】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
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
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
气微,味苦。
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
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
在广东、广西少数地区所用的射干系干燥的全草。

【化学成分】根茎含射干定、鸢尾甙、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
花、叶含芒果甙。

【药理作用】①抗微生物作用1:10射干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1:20的浓度在体外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也有抑制或延缓(即组织培养之细胞受病毒侵害后出现病变较对照组晚)作用。
②消炎作用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它还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
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③其他作用射干的醇或水提取物口服或注射,能促进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较口服的作用更快而强,鸢尾黄酮甙即有此作用。
此外,它还有雌激素样作用。
对小鼠的X射线伤害无保护作用,也不延长圜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其急性毒性很小。
其醇提取物对家兔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

【炮制】拣去杂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筛去须、屑。

【性味】苦,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蜀本草》:微寒。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射干的功效】降火,解毒,散血,消痰。
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③陶弘景:疗毒肿。
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