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μ受体
1)  μ receptor
μ受体
1.
Changes of the spinal opioid μ receptors and NMDA receptor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phine tolerance;
脊髓阿片μ受体和NMDA受体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变化
2.
To distinguish the types of receptors distributed in MHb and LHb by using the agonists of μ receptor DAMGO, and σ receptor DPDPE.
以DAGO(μ受体激动剂 ) ,DPDPE(σ受体激动剂 )区分MHb ,LHb分别含有的阿片受体类型。
2)  mu opioid receptor
μ受体
1.
Immunohistochemistry localization of mu opioid receptor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and several organs of exterior structure of the Octopus ocellatus;
短蛸消化系统和部分器官中μ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3)  μ-receptor
μ受体
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 on morphine rewarding effect and levels of μ-receptor in hippocampus and striatum.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海马和纹状体μ受体水平的影响。
4)  μ-opioid receptor mRNA
μ受体mRNA
1.
The expression of μ-opioid receptor mRNA in the brain tissue of morphine withdrawal rats was examined by RT-PCR,and effects of EA at Zusanli(ST36) on the body weight and expression of μ-opioid receptor mRNA of morphine withdrawal rat were observed.
方法建立自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运用RT-PCR方法测定脑组织μ受体mRNA的表达,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吗啡戒断大鼠体重及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5)  Fcα/μreceptor
Fcα/μ受体
6)  μ opioid receptor
μ阿片受体
1.
Dependent potency of endomorphin-1 and its regulation of μ opioid receptor;
内吗啡肽1的依赖潜力及其对μ阿片受体的调节
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gmatine by activation I1 imidazoline receptor on DAMGO-induced down-regul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μ opioid receptor(MOR).
目的:观察胍丁胺通过激活I1咪唑啉受体(I1R)对阿片预处理引起的μ阿片受体(MOR)下调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基础。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ynaptic connections between endomorphin-immunoreactive(ir) terminals and μ opioid receptor-ir neurons in the superficial layers(laminae Ⅰ and Ⅱ) of the rat spinal dorsal horn.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背角内吗啡肽阳性终末与μ阿片受体阳性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补充资料:科瓦列夫斯基,Μ.Μ.
      俄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生于俄国哈尔科夫,卒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72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法律系,后去柏林、巴黎、伦敦深造,结识了K.马克思和F.恩格斯。1878~1887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先后3次去高加索考察。1887年,因思想激进被解聘,后去欧美研究和讲学。1905~1916年,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906年创立民主改良党,鼓吹君主立宪,被选为杜马代表。1907年成为国家参议院议员。1912年,Β.И.列宁曾指出他是"早就一只脚站在反动阵营里的思想家"。他是实证主义者,学术上既受英国历史学家H.J.S.梅因和古典进化学派的影响,又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著作有数百种,主要的是:《伏特州公社土地所有制解体史纲》(1876)、《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1879)、《现代习惯和古代法律》(1~2卷,1886)、《原始法权》(1886)、《高加索的法律和习惯》(1890)、《家庭及所有制的起源和发展》(1890)、《现代、近代和古代的氏族生活》(1905)、《社会学》(1910)。在这些著作中坚持母系氏族制是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父系家庭公社是母系家庭向现代个体家庭的过渡,明确划分两种公社,即家长制家庭公社(见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认定后一种公社是氏族瓦解的形式。这些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还写有其他方面的著作,如:《英国中世纪末期的社会制度》(1880,博士论文)、《现代民主的起源》(1~4卷,1895~1897)、《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之前的经济增长》(1~3卷,1898~1903)等。他的优秀著作大多写于早期,这时他实际上认为社会经济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在后期,他鼓吹因素理论,强调心理和生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