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抵抗)
1)  insulin resistance
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抵抗)
2)  Insulin resistance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抗药性)
3)  insulin resistance
胰岛素抵抗
1.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rimary hypertensive patients;
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2.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free fatty acids in children with simple obesity;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与游离脂肪酸的关系
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4)  Insulin resistance(IR)
胰岛素抵抗
1.
Methods: The insulin resistance(IR) of the C2C12 skeletal muscle cells was induced by Palmitate.
方法:PTF处理棕榈酸(Palmitate)诱导而致胰岛素抵抗(IR)的C2C12骨骼肌细胞,采用X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反映葡萄糖消耗量;3H-葡萄糖摄入法观察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
2.
Hyperandrogenism and chronic anovulation resulting from insulin resistance(IR)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women with 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生殖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异常的常见疾患,其主要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胰岛素抵抗致高雄激素血症及持续性无排卵。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in adipose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and explor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IR) in PCOS.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蛋白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5)  Insulin-resistance
胰岛素抵抗
1.
Effects of soy isoflavone on gene expression of adiponectin in insulin-resistance rats induced by high-fat and high-sugar diet;
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2.
Metformin in Treatment of Insulin-resistance in PCOS;
二甲双胍在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探讨
3.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sulfate on insulin-resistanc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lipidemia;
藻酸双酯钠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6)  Insulin resistant
胰岛素抵抗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in Resistant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
2.
Status of insulin resistant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恶性肿瘤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3.
A proteomic study on the insulin resistant HepG_2 cell treated by Ecdysterone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_2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补充资料:胰岛素
胰岛素
insulin

   
由胰腺的胰岛乙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由A、B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组成,并含有3个二硫键。胰岛素有十分广泛的调节细胞代谢的生物功能。主要作用部位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等组织。胰岛素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储存,刺激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的合成。它还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人的胰腺每日可产生1~2毫克胰岛素,进食后其分泌量增加。体内缺少胰岛素会引起代谢障碍,特别是使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葡萄糖,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过多的糖随尿排出;糖尿病即因此得名。
    体内生物合成胰岛素经过几个阶段。最初的产物是单链的前胰岛素原,从氨基端开始,依次排列着信号肽,B链,连接肽(C肽)和A链。该前体分子经加工去除信号肽成为胰岛素原  ,后者在高尔基体上被酶水解成为C肽和有活性的胰岛素分子。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  ,并已用于临床。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  。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岛素作用的原初反应是与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相结合,然后触发一系列反应而最终产生胰岛素的各种生物效应。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糖蛋白  ,由以二硫键相连的分别含719个和620个氨基酸残基的二种亚基组成  。胰岛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进一步阐明,将有助于了解胰岛素的作用原理,并为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