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1)  thymus and spleen index
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2)  Thymus and spleen index
脾脏和胸腺指数
3)  thymus/spleen index
胸腺及脾脏指数
4)  thymus / spleen index
胸腺/脾指数
5)  spleen and thymus index
脾(胸腺)指数
6)  spleen index
脾脏指数
1.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change on thymus index and spleen index in rats with insufficiency of the lung-qi of pulmonary emphysema;
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2.
Effect of chicken embryo compound preparation on mice s spleen index and swim duration;
鸡胚复方制剂对小鼠游泳时间及脾脏指数的影响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alf-body ionizing radi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DA, SOD in serum and the spleen index, CFU-S and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supplementary taurine (Tau) in half-body ionizing irradiated mice.
目的探讨局部电离辐射对小鼠血清中MDA、SOD的改变和脾脏指数、CFU-S等造血功能的影响以及补充牛磺酸(Tau)的保护作用。
补充资料:地磁指数
      描述每一时间段内地磁扰动强度的一种分级指标,或某类磁扰(见地球变化磁场)强度的一种物理量。时间段均按世界时划分。地磁指数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地磁指数  描述每一时间段内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在中、低纬度地区,扰动的强度是按地磁场水平强度的变化确定的。
  
  C和Ci指数  C 指数是单个地磁台用来描述每日(有时也用于每个小时)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分为0、1、2等3级,称为磁情记数。各地磁台每日记一个数。当地磁变化比较平缓而无显著扰动时记为0,当地磁变化比较迅速而扰动幅度较大时记为2。
  
  C i指数是描述全球每日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称为国际磁情记数。各个地磁台在同一日期所确定的记数 C很可能不一致,为使每日取得一个确定的记数,以描述全球的地磁扰动强度,即由各个协作台站的每日记数C求其平均值,取至一位小数,故Ci指数从0.0到2.0共分为21级。
  
  K和Kp指数  K指数是单个地磁台用来描述每日每个3小时内的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称为三小时指数或磁情指数。1938年德国尼梅克地磁台首先采用了这种指数。这是一种定量的分级指数,从0到9共分10级,数字越大表示地磁扰动越强。每日分为8个时段,00~03时为第一时段,03~06时为第2时段......,21~24时为第8时段。每个时段确定一个K值,K值大小由各个时段的纯干扰变化的幅度a决定。纯干扰变化的幅度就是消除了太阳静日变化和太阴日变化之后的纯属地磁扰动的幅度。分级的办法是按照近似的对数关系给每一级K值规定一个幅度下限amin, 单位为纳特(nT)。尼梅克地磁台(地磁纬度Φ=52.2°N) K 和amin的对应关系见表1。其中K=9的幅度下限amin(9)=500 纳特是由地磁史上最强的一次地磁扰动的幅度确定的。这个最大的扰动幅度出现在1938年4月16日06~09时。
  
  地磁扰动是随着地磁纬度升高而增强的。为使在每日的相同时段内,各个地磁台所确定的K值和尼梅克地磁台所确定的K值取得一致,处在不同地磁纬度地区的地磁台应有不同的K和amin的对应关系。例如,中国各个地磁台采用的两者对应关系见表2。
  
  KP指数是全球三小时磁情指数,称为行星性三小时指数或国际磁情指数。全球选取12个标准地磁台。在这些台站上,10级K指数被转化为28级KS标准化指数,KS分为00、0+、1_、10、1+......8_、80、8+、9_、90,并且分别季节和3小时时段列出了K同KS 的对应表。由这12个台站所确定的K值即可从表2中查出相应的KS值。这些台站的每日各个相应时段KS 的平均值就定义为KP指数。
  
   ,
  每日共有8个Kp值,数值亦在00到90之间。
  
  Ak和Ap指数   Ak指数是单个地磁台描述全日的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称为等效日幅度。因为K同a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直接采用每日的8个K值之和来描述每日的地磁扰动的强度是不恰当的。因此又把每一级K转化为一定的幅度ak,每日8个ak之平均值即为Ak指数,。
  
  ak是由每一级K对应最多的幅度ɑ确定的,称为等效三小时幅度,亦称ak指数。美国切尔滕纳姆地磁台(地磁纬度Φ=50.1°N)确定的K 和ɑk的对应表见表3。
  
  其中ɑk以2纳特为单位。其他地磁台以此表为基础可按一定关系进行K和ak的换算。
  
  Ap指数是全球的全日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称为行星性等效日幅度。同理又把每一级Kp转化为一定的幅度ap,称为行星性等效三小时幅度,亦称ɑp指数。Kp和ap的对应表见表4。
  
  其中,ap以2纳特为单位。每日8个Kp可确定8个ap;每日8个ap之平均值,即为Ap指数,。
  
  Cp指数  另一种描述全球全日地磁扰动强度的分级指数,称为全日行星性磁情记数。这是以每日8个ap之和为基础进行分级的,从0.0到2.5共分为26级。Cp和的对应关系见表5。
  
  由每日的可从表5中查出每日的Cp。由Cp和Ap的定义可知,CP不过是AP的一种简化形式,二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此外,CP和Ci也是一致的,只是Ci=2.0被扩展为CP=2.0~2.5六级了。Ci和CP同AP的对应关系见表6。
  
  U和U1指数 描述全球每月和每年的地磁扰动强度的指数。主要是反映磁暴对地磁场的影响。
  
  U指数是地磁赤道处地磁场水平强度日均值的逐日差在一个月或一年内的平均值,单位取为纳特,并取系数为0.1,以使U 的数值在1附近。处于不同地磁纬度Φ处的地磁台应用下式计算U:
  
   ,墿是水平强度日均值的逐日差在一个月或一年内的平均值,D是磁偏角,D0是地磁子午线方向同地理子午线方向的夹角。
  
  U1指数是U 指数的改进。根据实用经验曾把U 改进为U1,二者的对应关系见表7。
  
  U和U1可同时采用。
  
  第二类地磁指数  专门描述某类磁扰强度的指数。
  
  Dst和DS指数 Dst指数是描述磁暴时变化的指数。在地磁赤道附近选取 5个均匀分布在不同经度上的地磁台,这些台站的每个小时内水平强度变化的平均值就是Dst的数值,单位为纳特。这种指数主要是为了描述环电流扰动场DR的强度,亦即描述DR环电流的强度。
  
  DS指数是描述环电流扰动场DR的强度(即DR环电流的强度)沿经度方向不对称性程度的指数。DS的数值取为上述 5个地磁台的每个小时内水平强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单位为纳特。
  
  AU、AL及AE指数  描述极区磁亚暴强度即描述极光带电急流强度(见地球变化磁场)的指数。这些指数的数值,由均匀分布在极光带附近各个地磁台的每个小时内水平强度变化来决定(应消除平均的平静变化),水平强度的单位为纳特。
  
  AU指数是在这些台站中每个小时内的最大正变化。正变化出现在午后和傍晚,因此,AU指数反映了东向的极光带电急流的强度。
  
  AL指数是在这些台站中每个小时内的最大负变化。负变化出现在夜间和早晨,因此,AL指数反映了西向的极光带电急流的强度。
  
  AE指数是每个小时内最大正变化同最大负变化的绝对值之和。
  
  国际地磁静扰日  全球共同采用的磁静日和磁扰日。由国际地磁指数服务机构根据每日8个Kp之和、平方和、最大值Kpmax三者的平均值来确定各日的静扰程度,并且选定国际地磁静扰日。国际磁静日为每月5个地磁扰动最小的日期。此外,每月确定5个地磁扰动次小的日期为一般磁静日。国际磁扰日为每月5个地磁扰动最大的日期。从国际地磁静、扰日的选定方法可知,国际磁静日和国际磁扰日的选定标准不是绝对的,不同月份的国际磁静日或国际磁扰日之间的地磁扰动程度可能相差很大,这完全取决于每个月份出现的地磁扰动状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