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肝/病理生理学
1)  Liver/physiopathol
肝/病理生理学
2)  liver-qi depression/ physiopathol
肝郁/病理生理学
3)  liver/pathology
肝/病理学
4)  Liver/pathol
肝/病理学
5)  liver/PA
肝/病理学
6)  Liver pathology
肝病理学
补充资料:生理学
生理学
0physiology

   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生理学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不仅描述生命活动的表面现象,而且在整体观点下运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生理学的实验可从不同的水平分为几个层次,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迄今为止,大量的生理学研究是集中于机体的器官系统水平,因为这在医学应用和生产实践上是最亟需的基础知识。例如:血液循环生理包括血液运行和心脏、血管的功能等;关于细胞组织水平的研究,乃是探索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活动特征,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生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水平的研究在生理学发展上也很早受到重视,从而为理解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机制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关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研究,这是近期才发展的领域,如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机制,各种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细胞的递质和神经激素的研究等。以上3个层次的研究都属于分析性生理学的范围,这种分析性实验的结果对于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分析性研究发展的同时,生理学家还重视综合性生理学的研究,那就是探讨人类或动物的整体如何适应于环境的变化。生理学家对人和动物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或人工模拟的环境中、整体或其某一部分的生理活动如何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从而使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进行研究。例如19世纪的生理学家就已注意到人体和动物在基础或安静情况下的能量代谢,以及不同强度的运动或劳动和不同的营养物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随着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于是高温、低温、航天失重时的生理变化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由于实验技术和生理测试手段的不断创新,生理学家有可能在人体或动物不受创伤的条件下研究各种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这些综合性或整体生理学的研究对于检验分析性生理研究的结果和解决人体生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分析性生理研究越深入细致,对于综合性生理研究结果的认识也越深刻全面。
   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人体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从生理学领域又派生了病理生理学,这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1628年英国医生W.哈维发表了有关血液循环的名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19世纪,生理学开始进入全盛时期。首先应提到法国的生理学家C.贝尔纳,他在生理学的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作出卓越贡献,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的内环境概念已成为生理学中的一个指导性理论。
    20世纪前半期,生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03 年英国的 C.S. 谢灵顿出版了他的名著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对于脊髓反射的规律进行了长期而精密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与此同时,I.P.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客观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美国的W.B.坎农在长期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生理的基础上,于1929年提出稳态概念,坎农的稳态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控制论的结合,乃广泛地认识到机体各个部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活动,都依靠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些调节机制都具有负反馈作用。从此以后,控制论、系统分析和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技术的引进,使得生理学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出现数学生理学这一新边缘学科。
   中国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1926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议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生理学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