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弧菌属
1)  Vibrio [英]['vibriəu]  [美]['vɪbrɪ,o]
弧菌属
1.
These were composed of Moraxella (71 strains), Vibrio (33), Pseudomonas (19), Aeromonas (16), Micrococcus (6), Acinetobacter(3), Bacillus (2), unidendified Gram.
优势菌属是莫拉氏菌属(Moraxella)71株、弧菌属(Vibrio)33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9株、气单胞菌属(Aeromonas)16株、其次是微球菌属(Micrococcus)6株、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3株和芽抱杆菌属(Bacillus)2株,还有未能鉴定到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1株)及传代中死亡的菌株(7株)等。
2.
Using coding technique,12 species of Vibrio,Aeromonas and Plesiomonas which are common in medicine have been codinged,A7 digit coding identify method has been made up and 208 strains of standard funguses have been determined.
采用编码技术对医学常见的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及邻单胞菌属的12 个菌种进行编码,建立了7 位数编码鉴定法。
2)  genus Desulfovibrio
脱硫弧菌属
1.
Seven activ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belong to genus Desulfovibrio.
研究了严格厌氧的海洋硫酸盐还原细菌类群的抗菌活性,从大连海域的5个不同采样地共采集、分离获得70个纯硫酸盐还原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经抗菌模型筛选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活性菌株的比例占到了14%,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严格厌氧的微生物类群具有重要的药用开发潜力;7个活性菌株鉴定为脱硫弧菌属(genusDesulfovibrio)。
3)  Vampirovibrio
蝙蝠弧菌属
4)  Anaerovibrio
厌氧弧菌属
5)  Vibrio genus-specific primer
弧菌属特异引物
6)  Vibrio sp.
弧菌属<未定种>
补充资料:弧菌属
      弧菌科的1属。本属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泛,尤其是水中最为常见。形状短小,约0.5×(1~5)微米,因弯曲如弧而得名。分散排列,偶尔互相连接成S状或螺旋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无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水解酶阴性,嗜碱,耐盐,不耐酸。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0~50%。
  
  在本属细菌中,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副溶血性弧菌。不凝集弧菌可引起霍乱样疾病或轻度腹泻。还有一些弧菌能引起动物的疾病,如梅氏弧菌能引起鸡霍乱样病。
  
  根据各种弧菌对甘露糖、蔗糖、阿拉伯胶糖的发酵作用不同,将弧菌分为8群。弧菌具有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和耐热的菌体(O)抗原。鞭毛抗原特异性低,为弧菌属成员共有。菌体抗原特异性高,如按菌体抗原特异性的差异,可将弧菌分为6群,其中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同属第Ⅰ群。凡不被第Ⅰ群抗血清凝集的弧菌均属Ⅱ~Ⅵ群。这些弧菌称为不凝集弧菌。
  
  霍乱弧菌  霍乱的病原菌。从病人新分离出的病菌形态比较典型,菌体大小为(0.4~0.6)×(1.5~3)微米。人工培养一段时间可变成杆状。对热和消毒剂耐力不大,对氯敏感,55℃仅能生存15分钟,干燥后易死亡,对酸抵抗力特低。耐碱,常采用pH8.4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平板作为选择培养基。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5~49%。
  
  1966年,国际弧菌分类小组委员会将霍乱弧菌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型,后者即过去所谓的副霍乱病原体。近年来,有人又将生物学性状类似霍乱弧菌的某些不凝集弧菌包括在霍乱弧菌种内,并建议分为古典生物型(又称霍乱弧菌型)、埃尔托生物型、变形弧菌生物型和易北 (Albensis)生物型4型。后两者不能与 O:1抗血清发生凝集。作为国际检疫霍乱传染病的病原诊断,仍以检出O:1群血清凝集的霍乱弧菌为准。
  
  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型属于O:1血清群,这两型都能引起人类较严重的病害,并易酿成流行。在自然情况下,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传染。霍乱弧菌到达小肠后,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细胞,引起肠液过度分泌,病人上吐下泻,排出大量米泔样排泄物、造成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预防方法是做好粪便和污水的处理以及饮水和食品的卫生工作,加强进出口的检疫,严格隔离患者,对易感人群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预防霍乱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有待进一步研制提高。治疗时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使用四环素等抗生素。
  
  副溶血性弧菌  一种嗜盐弧菌。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类、贝类之中。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使人或家兔红细胞发生溶血。神奈川试验阳性。对酸敏感,一般在食醋中5分钟死亡。不耐热,56℃30分钟即死亡。人常因进食未煮熟的污染本菌的海产品或盐渍食物(蔬菜、肉类、蛋等)而受感染。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饮食卫生。可用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