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德裕
1)  Li Deyu
李德裕
1.
An Analysis on Li Deyu s "Political-Literary" Life Experience;
李德裕“政文一体”生命体验浅析
2.
Li Deyu 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Relation of His Work with the Literary World;
李德裕的文学创作及其与文坛关系
2)  Li De-yu
李德裕
1.
A Study of Li De-yu s initial policies in thought and culture in Runzhou——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time of Ganlu Temple;
略论李德裕初刺润州时思想文化方面的兴废举措——兼再证甘露寺创建时间
2.
Among poems in Song Dynasty, Buxu Ci Poem (Fairy maiden, DONG Shuang-cheng) proves to be written by LI De-yu in mid-Tang Dynasty.
宋代诗话中抄录的《步虚词》(仙女侍、董双成)应为中唐李德裕的作品。
3)  Li De Yu
李德裕
4)  collected works of LI De-yu
李德裕文集
5)  Li Shangyin and Li Deyu
李商隐和李德裕
6)  On Li De Yu s Fu
李德裕赋作研究
补充资料:李德裕
李德裕(787~约850)

    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祖栖筠,唐代宗时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武四朝,他外任浙西、郑滑、剑南四川、淮南等镇观察使、节度使;还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他是李党的领袖。政治上主张强化朝廷威权,维护统一;主张抑制不服从朝命的藩镇,反对姑息;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长庆、宝历年间,在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任上,他废除境内祀典以外的祠庙1010所,私邑山房1460座,谏止敬宗要浙西进奉银器和缭绫。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武宗尊信道教,鉴于佛教长期盛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课役征发,会昌五年决定废佛。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宦官权力有所削弱。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宣宗即位,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不久,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