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动态分级
1)  dynamic classification
动态分级
1.
Application of tunnel monitoring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 dynamic classification;
隧道监控量测在围岩动态分级中的应用
2.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ethod for surrounding rock dynamic classification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assure stability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通过对走马岭隧道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采用多变量分析法对走马岭隧道围岩进行了动态分级
2)  dynamic grading method
动态分级法
1.
ased on analyses of factors influenced on debris flow, such as: volume of solid loose materials, longitudinal gradient of trabutaries, slope of forming areas and vegetation covered rate selected as evaluating factors, in this paper dynamic grading method is employed to zone and evaluate debris flow activity of 34 tributaries in Hama River Valley.
本文在简述水石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分级法,选取固体碎屑物储量、支沟纵坡比降、形成区坡度、植被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对蛤蟆河流域34条水石流支沟进行了活跃度分区与评价。
3)  dynamical hierarchical buffer
动态分级缓存
4)  molecule's energy level at rotational state
分子转动态能级
5)  dynamic hierarchy index
动态分级索引
1.
The model,using technology of version management-dynamic correlation and dynamic hierarchy index,realizes the storage management and inquiry for temporal geographic data.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提出了“版本-差量”式时空数据模型,采用“版本管理-动态关联”以及“动态分级索引”技术实现时态地理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
6)  Energy level of molecules at vibration state
分子振动态能级
补充资料:"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中国在1980~1984年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俗称"分灶吃饭"财政体制。1980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这一体制的主要内容是:
  
  ①明确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即根据各种财政收入的性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类分成的办法,将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调剂分成收入三类。属于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有:中央所属企业收入、关税收入和中央其他收入;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有:地方所属企业收入、盐税、农牧业税、工商所得税、地方税和地方其他收入;属于中央与地方调剂分成的收入有:各地上划给中央部门集中管理的企业收入,20%划给地方财政,80%划给中央财政;工商税收作为调剂分成收入,分成比例根据各地区收支情况分别确定。
  
  财政支出按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列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由地方管理的,列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另外,中央专项设置了一部分资金,用于解决预算执行中发生的特殊问题,如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和基本建设专项拨款等。
  
  ②合理确定收入、支出基数和调剂分成比例。依据上述收支划分范围,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包干基数以1979年财政收支执行数为基数确定。地方支出基数首先用地方固定收入抵顶;固定收入不足以抵顶支出基数,则划给调剂分成收入,然后再与支出基数比较,收入大于支出基数的按比例上交中央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基数的由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收入基数、支出基数和调剂分成比例确定以后,五年不变。
  
  ③对民族地区、大包干地区和北京、天津、上海三市不实行上述体制(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大包干"财政体制)。
  
  1983~1984年,这一体制进行了调整,将地方固定收入与调剂分成收入加在一起,与支出基数比较,计算出总额分成比例,实行比例包干。同时,将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借款相应调整列入地方包干基数,调减了地方财政分成比例或减少了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定额补助数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