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影响域
1)  Urban Influential Spheres
城市影响域
1.
Research on the Urban Influential Spheres in China;
中国城市影响域的空间格局研究
2)  urban economic influence regions
城市经济影响区域
1.
The work to define spatial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 economic influence regions is a quite difficult issue, but an important job to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确定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  Urbanization effect
城市化影响
4)  Influenced region
城市影响区
1.
Study of Urban Influenced Regions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Weighed Voronoi Diagram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河南省城市影响区研究
5)  urban influence force
城市影响力
1.
The concept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urban influence force are proposed.
本文提出城市影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城市影响范围,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运用作图的方法来对城市经济区进行辨识。
6)  urbanization impact
城市化影响
1.
Trends of air temperatures and urbanization impact were studied using mean air temperatures and soil temperatures at the depth of 40 cm from Chengde observation station during 1964-2007.
用承德市单站气温和40cm地温资料进行比较,采用趋势倾向分析方法,分析了承德市1964—2007年气温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影响程度。
2.
Based on the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40 cm from Chengde observation station during 1964—2007,the change trend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urbanization impact are analyzed by using of the linear trend analysis.
提出用承德市单站气温和40 cm地温资料进行比较,用城市站与郊区站相对湿度的差值作为干湿岛强度指标,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承德市1964—2007年气温、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影响程度。
补充资料: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法》第十九条规定:“设市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市域或者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把市域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市和县城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完善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客观要求;二是完善市带县、镇管村行政体制的要求;三是切实保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使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要提高科学性,重要途径之一是从区域人手,开展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进行相应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此基础上对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发展进行综合部署,避免城市规划工作孤立地就城市论城市。
我国不少大、中城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县以下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市带县、镇管村,其目的都是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内城镇布局、交通运输网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进行综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已明确提出:“七五”期间各市、县都要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法》又进一步明确发挥它的法律地位。
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是:
1.摸清市、县域的基本情况;分析市、县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市、县域城镇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2.市、县域城镇化水平和途径的预测;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市县域内重点城镇或中心城镇的发展条件分析及与周围城镇的关联,提出近期发展的重点和生产力布局的建议等。
3.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如交通、水资源、能源及社会服务设施等的发展目标与布局。
4,提出实施规划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措施。开展市、县域城镇规划工作,要在市、县人民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进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搞好各方面的协调,搞好综合平衡,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促使区域整体功能的优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