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植被制图
1)  urban vegetation mapping
城市植被制图
1.
Fusion study of SPOT5 image for urban vegetation mapping;
城市植被制图中SPOT5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2)  urban vegetation
城市植被
1.
Detecting urban vegetation categories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method from IKONOS data;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IKONOS影像城市植被信息提取
2.
The dust retention effect of urban vegetation in Huizhou,Guangdong Province;
惠州城市植被的滞尘效应
3.
Research on Urban Vegeta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Based on Object-Orient Analysis and Green Quantity Estimation;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城市植被提取与绿量估算研究
3)  vegetology
城市植被学
4)  Vegetation Mapping
植被制图
1.
Vegetation Mapp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 at Pusch Ridge,Tucson,State Arizona, USA;
应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植被制图
2.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images of vegetation mapp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both from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综述了植被制图及其技术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特别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植被制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3.
Vegetation mapping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were studied in Wufengdigou site by use ofIKONOS and ETM+ images.
以五分地沟实验区为研究区域,应用IKONOS和ETM+图像,开展了植被制图研究和植被空间格局分析。
5)  Urban vegetation cover
城市绿化植被
6)  stressed level of urban vegetation
城市植被胁迫
补充资料:植被制图
      把植被信息标志到地形背景图件上去的技术程序。植被图是标志植被信息的图件,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内容,对于植被区划、植被分类及植被动态等的研究有重要作用。植被制图是地图学中专题制图的一个类别,随着遥感、计算机自动制图等现代制图技术的应用,植被制图成为更加高效和客观的资料处理手段。
  
  图的应用  植被图对于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物资源的经营利用有重大意义,可视为潜在的土地利用图。植被图可为地区的农林牧副业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知识和根据,尤落是放牧场和割草场规划与经营的基础,并可为地区的工业交通建设和商业投资以及国防和军事活动提供资料和信息。植被图还可标志自然景观和气候类型、土壤等环境因子。在比较地理学的研究中,植被图是极有力的手段,也是进行自然区划不可缺少的依据。
  
  类型  从植被图的内容来说,分为一般性植被图和专门性植被图。一般性植被图包括现状植被图、复原植被图和现状复原植被图。在一般性植被图的基础上,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专门性植被图,例如草场类型图、森林图、指示也被图等。按比例尺,植被图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植被图,不同比例尺的植被图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小比例尺植被图(1:150万~1:400万)可表现大面积范围内的植被地带性规律和区别地方性特征,是制订植被资源利用区划(森林、草场区划)和农业区划以及组织较大比例尺植被制图的基础。中比例尺植被图 (1:30万~1:100万)可以用作国家或地区的植被详图,能表现植物群系等中级群落分类单位及其结合分布格局,也可用于确定较大面积范围内的植被资源经营利用规划。大比例尺植被图 (1:5万~1:20万)可用于制作小区域、省区或较小国家的植被图,能表现植物群丛组的分布和较完善地反映出山区随高度和坡向而变化的植被分布规律。大比例尺植被详图(1:5000~1:2.5万)能表现出植物群落的基本单位,即群丛及其结构部分,反映植物群丛的植物区系特征细节及其与地形、土壤、地质构造等生境特征的联系,是深入细致研究植被的手段。
  
  原则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植物群落学派及其制图原则,可分为3类:布劳恩-布朗凯的表格法,H.A.高森的生态法和苏联学派的地植物制图法。
  
  布劳恩-布朗凯表格法是通过在制图地区进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通过一系列按样方的植物种的存在度和多度的表格排列过程,区分出若干个"区别种组"和群落类型作为制图单位,最后在大比例尺底图上划出植物群落的边界。这种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十分复杂和困难。但法国一些植物社会学家们成功地发展了以计算机资料处理系统进行植被制图的技术。
  
  高森生态法或动态分类法主要以山地植被为对象,可以同时显示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其环境条件,在颜色的使用方面也有重要的发展。高森的植被图基于航空照片,所有的植被边界都先在照片上仔细地划出并转绘到地形底图上,在野外调查各个群落的植物区系和外貌特征,进行边界修正,并通过土地普查取得有关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这样所划分的植被带是由特殊的自然植被或其替代群落所表征的植物气候带,在带内所有组成一个顶极及其替代群落的自然或栽培植被类型的总体即制图的单位。
  
  苏联地植物学派在现代植被制图方面以 Е.М.拉夫连科和В.Б.索恰瓦为代表,索恰瓦提出了种系群落发生的植被分类原则和地体系统理论,其分类根据不仅建立于植物区系和生态地理标准之上,也基于历史发生的联系。
  
  制图的技术表现  植被图的基本内容是:各种植被类型在各种比例尺的底图上以轮廓线、字符(包括数字符)、不同的灰度、图案或色彩以及符号来表现,还应附有图例和补充的文字说明。具体如下:①边界。大比例尺图的植物群落类型边界可通过航空照片或实测划定。小比例尺图的植被界线通过路线植被调查结合以卫星照片、地形图、土壤图等确定。高森的法国植被图则未标明植物群落边界线,而以不同颜色或图案来区分不同类型。②字符和数字符。常用以作为植被类型的代号或码号。③灰度和图案。广泛用于黑白图?郧种脖焕嘈汀S擅髁恋缴畎档幕叶龋杀硐种参锶郝涞纳蛲饷蔡荻龋缬筛傻绞蛉郝浣峁褂上〉矫艿取;叶群屯及赣玫讲噬忌峡稍黾悠浔硐帜芰Α"懿噬Sτ糜谥脖煌伎沙浞直硐种脖焕嘈偷母丛佣嘌⒁子谀渴忧稹R欢ū壤叩牟噬脖煌嫉谋硐帜芰Γ嗟庇诒壤?2~3倍的黑白图。在植被制图中最有意义的是彩色的生态涵义。高森使用彩色来反映生理上有效的环境因素,从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植物气候"及其所包含的自然植被表示法。他还以彩色的层次来表现植被外貌。高森关于彩色的生态涵义的原则,对世界范围内的植被制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⑤符号。可用来在植被图上表现小面积的特殊植物群落类型,有经济价值、特殊科学意义或珍稀濒危的植物种。⑥图例。它是植被图的检索系统,包含图上所表现的所有植被类型及其他地物的分类系统。
  
  发展简况  植被制图虽已有约 500年的历史,但早期的植被图不过是在地形图上加上树木的符号,或标出果园、草地和树林的轮廓,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全面植被图。由于植物群落学和生态学的形成和出现,以及植被系统分析和分类原则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植被制图有了较快发展,50年代以来进展更为迅速。欧洲的植物群落学家们编制出许多较大比例尺的植被图。苏联、法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植被制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了世界植被分类和制图委员会,编制了许多地区的不同比例尺的植被图。
  
  中国的植被制图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50年代倚期以后先后出版了比例尺为 1:400万的《中国植被-土壤分区图》,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比例尺为 1:800万的《中国植被图》。以后出版了一系列全国的和省区性的植被图。1979年出版的侯学煜主编的比例尺为1:40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特点是在现实植被图上重视对人工栽培植被的分类系统及其图形表现。80年代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制图,编出了新一代的大、 中比例尺的植被图,如比例尺 1:10万的《腾冲植被图》(王绍庆、蔡宗夏,1981)。
  
  随着遥感和计算机自动读译及制图技术的发展,植被制图理论上的各学派趋于接近和融合,尤其在野外制图方法上形成统一的要求,可适应不同植被分类系统的室内分析和编图的需要。技术表现上,将加强植被与其环境因子的高度综合性和生态意义的表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