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酚酞型聚芳醚砚共聚物(PDC-Ⅱ)
1)  phenolphthalein polyether sulfone copolymer (PDC-Ⅱ)
酚酞型聚芳醚砚共聚物(PDC-Ⅱ)
2)  Phenolphthalein poly(arylene ethre sulfone)
酚酞型聚芳醚砜
3)  phenolphthalein polyaryl ether ketone
酚酞型聚芳醚酮
4)  PPS/PEK-C blends
聚苯硫醚/酚酞型聚醚酮共混物
5)  PEEK/PDC block copolymer
聚醚醚酮/苯酞圈型聚芳醚砜嵌段共聚物
6)  polyaromaticethersulfone with cardo group (PES-C)
酚酞型聚芳醚砜(PES-C)
补充资料: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玉霜。1932年起易名砚秋。满族。生于北京,幼年家贫,6岁即拜师学武功和武生,后又改学花旦和青衣。11岁开始登台,12岁正式演出。先后与刘鸿声、孙菊仙、高庆奎、余叔岩合作配戏。他的老师有荣蝶仙、陈桐云、王瑶卿、梅兰芳等名家。他在变声期倒仓时,学习京剧的武把子和昆曲唱法、身段等,并广泛涉猎文学书刊及多种艺术。嗓音恢复后,独立组班在北京、上海、杭州一带演出,逐步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创立了有广泛影响的程派艺术,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并称四大名旦。程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风格的唱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更严守音韵,使旋律与字调紧密结合,因而新颖美妙、动听传神,为京剧旦行的唱工带来新的情趣。他的表演也别具特色,是人物性格与表情、身段、唱念等技艺的高度融合。尤其是他创造的十种水袖技法,大大丰富了旦角水袖的表现力。抗战期间,他拒绝为敌伪演出,谢绝舞台,在西山务农为生,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致力于总结传授艺术经验和戏曲理论研究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代表剧目有《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青霜剑》、《锁麟囊》、《英台抗婚》、《梅妃》等。
   
   

程砚秋在京剧《荒山泪》中饰张慧珠

程砚秋在京剧《荒山泪》中饰张慧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