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导弹弹头引控系统
1)  Warhead detonat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导弹弹头引控系统
2)  missile seeker
导弹导引头
1.
Automatic test system of missile seeker based on VXI bus;
VXI总线某导弹导引头自动测试系统
2.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missile seeker is very complex and precise process.
导弹导引头的研制、生产和测试是一个相当复杂和精密的过程。
3)  missile fuze system
导弹引信系统
1.
The failure and periodical examination of missile fuze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s in storage were analyzed.
对导弹引信系统电器贮存失效及定期检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定期检测的模型并据此为导弹引信系统定检提出了指导性建设。
4)  missile fuze system
导弹引爆系统
5)  homer; homing head; self-homing head
自导引弹头
6)  projectile-fuse system
弹-引系统
1.
in this paper,the model tests of the projectile-fuse system impac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anti-tank projectile tail fin opening was conducted.
针对某尾翼破甲弹在尾翼张开过程中弹-引系统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了多面模拟试验,建立了尾翼张开过程中引信早炸的概率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引信早炸的概率计算,对该破甲弹的安全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补充资料:导弹弹头
      导弹毁伤目标的专用装置。亦称导弹战斗部。它一般安装在导弹前部,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成  导弹弹头主要由壳体、战斗装药、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组成(图 1)。战略弹道导弹弹头有的还装有制导系统和突防装置。
  
  
  壳体  是放置战斗装药等的构件,一般为尖锥或钝锥形。由于弹头的使命和承受高温、高压气流的要求不同,壳体的材料也不同。战术导弹多为杀伤爆破弹头,其壳体一般用钢材制成。战略弹道导弹弹头的壳体,为减轻重量和增加强度,通常选用铝合金。战略弹道导弹弹头,为适应再入大气层时,在高温、高压气流烧蚀和粒子云(如雨、雪、冰晶或其他物质微粒)侵蚀的情况下,要求能继续飞行,各种装置和系统能正常工作,必须解决弹头防热问题。因此,除选择合理外形外,还必须选用优质防热材料。早期多采用石棉或玻璃布增强的酚醛塑料,后来为减少烧蚀量和提高抗粒子云性能,采用了高应变石墨、高硅氧/酚醛、碳/酚醛、三向碳/碳等复合材料。
  
  战斗装药  导弹毁伤目标的能源。采用核装药、普通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其他预制杀伤件。战略导弹弹头采用核装药;战术导弹弹头多采用普通装药,有的也采用核装药。核弹头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分为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
  
  引爆装置和保险装置  引爆装置用于适时引爆战斗部,主要由信号接收、传递和执行机构组成,通常分为触发引信和非触发引信两大类。触发引信须与目标实体直接接触或碰撞才能引爆,有瞬时引爆和延期引爆两种,非触发引信是在进入目标适当高度或距离的范围即能引爆,有气压、无线电、磁、光、声、电容和电感引信,以及时间和过载引信等,分别属于主动式、半主动式、被动式。现代导弹弹头一般采用复合引信。保险装置用于保证弹头在运输、贮存、发射和飞行时的安全,通常采用多级保险装置。
  
  弹头制导系统  用于战略弹道导弹弹头,以提高其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摧毁目标的能力。其中,分导式多弹头采用末助推制导系统,该系统在多弹头母舱释放弹头时,能修正弹道在主动段产生的误差,调整母舱的速度、方向和姿态,使其按预定程序释放弹头,分别沿不同轨道命中目标;机动式多弹头的制导系统,能使弹头机动、变轨,以躲避反导弹系统的拦截,并修正由于机动飞行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其较准确地命中目标。
  
  突防装置  为使战略弹道导弹具有突破敌方反导弹系统的能力,采用的突防装置和突防技术主要有:释放的诱饵,采用隐身技术以减少弹头的雷达有效反射面,提高弹头的再入大气层速度,增大再入角度;采用多弹头和机动弹头,对弹头进行抗核加固等。
  
  分类  按每枚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可分?サ泛投嗟贰F渲校サ罚煞治谡龇尚泄讨杏氲宄矢招粤拥牟环掷氲罚ㄈ绶刺箍说嫉罚┖椭辉诘乐鞫斡氲逑嗔姆掷氲罚ㄈ缯铰缘赖嫉罚6嗟罚煞治健⒎值际胶突健0吹吩诘辣欢蔚目煽匦裕煞治锌氐泛臀蘅氐贰0醋髡饺挝瘢煞治绞醯嫉泛驼铰缘嫉罚械墓一褂姓揭壅绞醯嫉贰0凑蕉纷耙煞治说贰⑵胀ㄗ耙┑贰⒒д郊恋泛蜕镎郊恋贰F渲校说酚性拥贰⑶獾泛椭凶拥返取F胀ㄗ耙┑分饕校豪帽ㄊ钡钠破驮ぶ萍鄙四勘甑纳鄙说罚焕帽ㄊ辈某寤鞑ù莼倌勘甑谋频罚焕镁勰苄вΥ┩缸凹缀突炷两ㄖ锏木勰艿罚约叭忌盏返取?
  
  简史  导弹弹头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研制的 V-2导弹,是采用普通装药的不分离单弹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等国开始研制分离单弹头。由于中程以远弹道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速度高达十几倍音速,气动加热使弹头表面产生3000℃以上的温度,热流量每平方米·秒高达几万千卡。为解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防热问题,早期曾采用热沉式弹头。它是在弹头顶端装上一个用热容量较大的金属(如钨、钼、铜等)制成的钝头形吸热帽,利用吸热的方法来达到防热目的。如美国的"宇宙神"、"雷神"等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弹头。但其吸热量有限,又较笨重,后来被烧蚀式弹头所取代。烧蚀式弹头是在金属壳体外表覆盖一层防热材料,通过防热材料的烧蚀带走热量,既较好地解决了弹头的再入防热问题,还减轻了弹头重量。
  
  6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对付来袭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先后研制成功第一代反导弹系统,促使战略弹道导弹采用诱饵和干扰丝等单弹头突防手段。60年代末,反导弹系统采用相控阵雷达,高空、低空双层拦截和借助大气过滤等措施,使单弹头突防手段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就促进了多弹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为提高弹头在核环境下的生存和突防能力,还采取了抗核加固措施。
  
  70年代初,为进一步解决战略弹道导弹的突防问题,美国研制了不带末制导系统的机动式多弹头。70年代中期,美国又开始研制带末制导系统的机动式弹头。在这个时期,美苏两国还改进了分导式多弹头,增加了弹头数量,提高了命中的精度(图2)。法国也研制成功分导式多弹头。
  
  
  展望  战略弹道导弹将进一步改进分导式多弹头和发展机动式弹头,以提高弹头的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战术导弹将发展新型普通装药弹头和中子弹头等特种核弹头,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和毁伤目标的能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