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红外制导技术
1)  Technology of infrared guidance
红外制导技术
2)  infrared technique
红外技术
1.
Investigation of a control system of thermos glass liner length by means of infrared technique;
基于红外技术的瓶胆长度控制系统研究
2.
Design of high accuracy vehicle flux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technique;
基于红外技术高精度车流检测系统设计
3.
A method to monitor the examination object diameter based on the infrared technique is showed.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红外技术对物体直径进行检测的实现方法。
3)  infrared technology
红外技术
1.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echnology on food industry;
红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echnology on detecting the machinery parts internal defect nondestructively;
红外技术在机械零件内部缺陷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3.
Study on the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frared Technology for Driver;
基于红外技术的驾驶员脸部识别研究
4)  IR technique
红外技术
5)  Infrared techniques
红外技术
6)  IR technology
红外技术
1.
In this paper, the constitution and principle of a real-tim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R technology for kiln shell′s temperature is introduced.
详细介绍了基于红外技术的窑胴体温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原理。
补充资料:“前卫”-4(qw-4)红外成像制导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前卫”-4是前卫系列研制中最新的型号,他和以前的型号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红外成像导引头,比普通的点元红外探测器有更好的性能。由于普通的单元/多元红外探测器只能探测点状热信号,一般对喷气式飞机的尾气热辐射敏感,即使带冷却的红外单元/多元导引头也只能探测到后机身的蒙皮。号称全向攻击的单元红外探测器在探测迎头飞行目标时普遍存在30度左右的盲区,使导弹的迎面攻击距离大大低于导弹的实际飞行距离,使性能大打折扣。而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他探测靠目标和背景的辐射率不同,而且制导信息源是图象,难以被干扰,而且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和真正的全向攻击能力。所以说,红外成像导引头将是未来红外制导导弹的发展趋势。

此外,qw-4还采用了激光近炸+碰炸引信和电动舵。与无线电近炸和红外近炸引信相比,激光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更强,较好地解决了超低空飞行引信容易误启动的现象,和单纯采用碰炸引信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相比,近炸引信可以使导弹在目标旁边引爆,非常适合打击巡航导弹这类难以直接命中小型目标。而电动舵的采用使导弹控制系统作动装置更为简单,而且具有更平滑的飞行曲线,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导弹的作战距离是500~6000m,作战高度是4~4000m,其作战高度低界达到了4m,非常有利于攻击超低空飞行目标和掠海飞行的导弹和离地面2-3米悬停的直升机。2马赫的飞行速度也老型号有所提高,可以攻击更快的飞行目标和具有更大的作战空域。可以说qw-4的出现,使我们和西方先进国家的最新便携式防空导弹站在了同一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qw-4将是未来便携式防空导弹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