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潮汐式"交通
1)  tide traffic
"潮汐式"交通
1.
Recently in some large cities,because of inappropriate layout of living area and working area,tide traffic phenomenon occurs in some main roads and th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raffic congestion,especially during rush hours.
目前在很多大城市,由于居住区和工作区分布得过于集中,城市的多条主干道出现“潮汐式”交通的现象。
2)  tidal inlet
潮汐通道
1.
Advances in morphodynamic modeling of tidal inlet systems
潮汐通道系统动力地貌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
The Zhanjiang Bay can be regarded as a tidal inlet system of drowned valley lagoon type.
湛江湾是一溺谷—泻湖型的潮汐通道系统,着重讨论了围海造地与该系统的关系,特别指出1958年的南三岛的联围,使湛江湾扩大了纳潮面积,完善了潮汐通道系统。
3.
Therefore, the relations among tidal inlet velocity, cross-sectional area, inlet length, phase lag and repletion coefficient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drift sand along the coast on the inlet have to be analyzed.
综合论述了潟湖潮汐通道口门之流速、断面面积、通道长度、延时角和饱满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沿岸漂沙对口门的影响。
3)  tidal channel
潮汐通道
1.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subaqueous landslide in the tidal channel region of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东部潮汐通道地区水下滑坡的类型及特征
2.
The islands regio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ub regions agai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tidal channels:Ⅲ 1 northern region of the Zhoushan Islands,Ⅲ 2 southern .
其中岛群区依据潮汐通道的发育程度又划分为 3个亚区 : 1 舟山群岛北区、 2 舟山群岛南区、 3南部岛群区。
4)  tidal model
潮汐模式
1.
Optimal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for a tidal model in the Northeast South China Sea;
南海东北部海域潮汐模式的模型参数最优估计
2.
Bottom friction corefficients of a 2-D nonlinear tidal model of the Bohai Sea are estimated by the adjoint assimilation method from tide gauge observ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implying that the method is valid.
结果表明利用伴随同化方法从岸边潮位观测资料估计潮汐模式的底摩擦系数是可行的。
5)  deep tideway
海湾型潮汐通道
1.
The Caofeidian harbor for the new gigantic steel enterprise in China is located at the inlet of tidal bay having deep tideway.
正在建设中的我国钢铁基地曹妃甸的前沿深槽属于典型的海湾型潮汐通道,潮流在深槽内基本为东西向的往复流,是维持深槽水深的主要动力;其泥沙的运动受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风浪掀沙作用对含沙量场影响明显。
6)  tidal channel slope
潮汐通道边坡
补充资料:交通
交通
communications

   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交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尽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成为最早产生的运输方式。“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说明独木舟早已在中国出现。在陆上交通方面驯马牛以为陆运工具出现得最早,此后出现马牛拉车而促进了道路的人工修筑,直至出现丝绸之路。古代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濒临地中海的希腊人在造船、航海方面均较领先。11世纪中国将指南针用于航海  ,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推动了水上运输的进步。公元前480年中国开凿了古老的运河邗沟,至秦朝又为粮运连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成为水路自身联运的创举。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产业革命,促进了机动船和机车的出现  ,从此开始了近代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克莱蒙脱号明轮上。1825年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上运行成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成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内燃机推动的双翼飞机。管道运输在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输送而发展起来。
   古代的信息传送主要靠人力进行,用以传达军、政命令,设有邮驿。中世纪出现过私营邮递组织。17世纪后,英、法等国出现专门的邮政,同时为官为民通信服务。1840年英国人希尔提出发行邮票,采用均一邮资制,是近代邮政的开端。中国于1896年建立了近代邮政。近代电信始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都发明了无线电报。这些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出现,形成大规模的现代化通信。
   交通运输在社会生产中分为生产过程的运输和流通过程的运输。交通的生产活动是实现人和物的位移及信息传输  ,运输产品是以人公里和吨公里计量,邮电产品是以信息量和距离计量。交通生产设施有固定设施和流动设施之分。固定设施有线路、港、站、场、台等,流动设施指车、船、飞机等。世界各种运输方式线路总长3000多万千米,其中铁路130多万千米,公路2000多万千米,内河航道50多万千米   ,管道150多万千米,航空线路530多万千米。随着现代技术与经济发展,铁路行车时速可达300~400千米,高速公路的汽车时速可达200千米,船舶出现50万吨以上的巨型油船。运输工具向高速、大型化方向发展,运输线路逐步构成合理化的运输网、发展联运。邮电则向快速与综合业务数字化方向发展。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铁路运输能力较大,速度较快,成本较低,适于中长距离货运;公路运输投资相对为小,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适于短途客货运输;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少、成本低,以及基建设施投资少的优点,但速度慢,适于大宗散货运输;管道成本低,可连续输送,适于流体和其他散粒状某些货物运输  ;航空则速度快,但成本高,适于中、长距离的客运与邮件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公路运输的客、货运量居各种运输方式之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