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奎西透平式斯特林发动机
1)  Quasiturbine Stirling engine(QT-SE)
奎西透平式斯特林发动机
1.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platform of Quasiturbine engine,the configuration,operation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some key issues of Quasiturbine Stirling engine(QT-SE) are introduced.
基于奎西发动机的技术平台,介绍了奎西透平式斯特林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优越性以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回热器结构设计将为斯特林发动机技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  quasiturbine (QT)
奎西发动机
3)  the split-type Stirling engine
分置式斯特林发动机
1.
Based on the isothermal model in which the flow loss of the working fluid is considered,the dynamic characters regulation such as the pressure of the inner of the split-type Stirling engine were simulated.
利用等温模型分析法,引入流动阻力损失的计算模型,模拟了分置式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工质的压力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4)  Stirling engine
斯特林发动机
1.
The application of stirling engine in energy utilization;
斯特林发动机在能源利用领域中的应用
2.
1D numerical model of Stirling engine;
一维斯特林发动机的数值模型
3.
Investigation on Behavior of Insulating Coat of Hot Cylinder Wall of Stirling Engine;
斯特林发动机热腔壁的绝热层特性研究
5)  ex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tirling engine)
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
6)  Stirling engine with free piston
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
补充资料:奎德林堡

德国中部城市。在哈茨山北麓、博德河畔。人口2.9万(1984)。公元922年为要塞。曾参加“汉萨同盟”。工业有仪器和车厢制造、染料、造纸等。花卉和蔬菜种植业中心。设有植物研究所。有建于十一至十二世纪的教堂、十四世纪的市政厅、十六世纪的城堡(今博物馆)。

中文名称:奎德林堡神学院,城堡和古城

英文名称:old town of quedlinburg

编号:516-014

相关联接:[[1]]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奎德林堡是萨克森-鄂图大帝统治王朝期间,东法德帝国首都。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保存完好的木框架建筑使奎德林堡成为欧洲中世纪城市的杰出典范。它的学院教堂是罗马风格的杰作。

简介

奎德林堡老街位于德国中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地处哈尔茨山的边缘,临近博德河(波德河)畔。奎德林堡建于公元10世纪,曾经是帝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922年国王亨利一世(公元919年~公元936年在位)在奎德林堡两座山脉中的一个侧面建造城堡,后这里成为萨克森各代皇宫的离宫。

奎德林堡是建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范,城市保留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木制结构建筑。

奎德林堡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海因里希去世后,玛蒂尔德王妃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修道院——萨克森贵族女子修道院。修道院有开办市场、铸币等特权,因此一度十分兴隆。奎德林堡有两个居住区,一个是商人居住区,另一个是难民居住区。奎德林堡针对不同的居民建有双重的马克特广场、教会、市政厅,甚至市长也由两个人分别担任。

奎德林堡的圣塞尔巴提乌斯修道院的教堂是奎德林堡的标志性建筑,曾是奎德林堡的王室。它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教堂有三廊式地下祭室,有国王、王妃的墓和历代修道院长的纪念碑。教堂的侧廊还保管着教会的宝物,最珍贵的是圣塞尔巴提乌斯的圣遗物箱和《撒母尔圣福音集》手稿本。

公元936年,奥托大帝在同一座山的顶峰建立了圣瑟维提图斯教堂。这座牧师会教堂的影响扩展到整个王国乃至帝国。木笃会修道院在第二座山上建造。

公元944年,奎德林堡获得的公民权利证书(公元1040年和公元1134年两度重新获得)保证了城市在北海和阿尔卑斯之间开展贸易。奎德林堡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公元962年,奥托大帝由教皇约翰12世加冕为“皇帝和奥古斯都”,他使查理曼帝国重新走向辉煌,几个世纪以后,帝国成为闻名的神圣罗马帝国。公元12世纪,奎德林堡开始在靠近波德河东岸地区扩展。公元1330年,人们修筑了城墙,圈住了城市的两部分。

公元1384年,奎德林堡成为低地萨克森联盟城市的一员。公元1426年,城市又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奎德林堡于公元1477年失去贸易特权之前,在同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16和17世纪,城市的经济和艺术重要地位依然在增加,而且出现了新型的半露木房屋。

对于萨克森同盟而言,17世纪是灾难性的。公元1698年,奎德林堡的保护国出卖了勃兰登堡的选民,帝国根基世俗化以后,奎德林堡于公元1802年合并到普鲁士王国。

护城河沿着防御城墙呈现不规则的轮廓,部分城墙受到保护。老城中狭窄、曲折的巷道,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城市的新建部分有统一的规划,建造于公元12世纪,形成中世纪的格局。老城的中心靠近城市主要广场,是知名的市场。山上建造有城堡,城堡附近环绕着建筑,组成该城市独特的核心。

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遍布整座城市,形成奇特的建筑景观。圣瑟维提图斯牧师会教堂建于公元10世纪和12世纪之间,是城市中极为重要的建筑。数量众多的半露木式住宅属于15至17世纪,建筑非常细致,沿着城市弯曲的街道与城市广场接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