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烈度
1)  high intensity
高烈度
1.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multi-storey building structure in high intensity area
高烈度区多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2.
structure types and functions,foundation types,structrual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housing engineering for the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area.
针对高烈度区工程实践 ,从层数与造价、结构类型与使用功能、基础型式选择、构造措施与施工质量等方面阐述了住宅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
The structural design for foundation of frame style axial blower under circumstances of high rotation speed and high intensity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文章主要论述框架式鼓风机基础在高转速、高烈度情况下的结构设计。
2)  zone of high fortification level
高烈度区
1.
One kind of resist-overturning equipment with little stiffness in horizon and energy-dissipation in vertical is designed,for large height-width ratio rubber-bearing isolation structure may have potential overturning danger in zone of high fortification level.
针对大高宽比橡胶垫隔震结构在高烈度区可能存在倾覆危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平接近无刚度、竖向有耗能能力的抗倾覆装置。
3)  high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高设防烈度
4)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高地震烈度
1.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am s global stability under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nd complicated geologic condition,the dam and power plant are combined together.
针对厂坝联合、横缝灌浆和高地震烈度等特殊工程背景,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某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进行了应力变形分析和抗滑稳定分析。
5)  the area with high seismic intensity
高烈度地区
6)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高烈度地震
1.
The author recommends a brand new long-span bridge structure in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areas—consecutive box girder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ollow abdomen.
对于高烈度地震区大跨桥梁的设计推荐了一种全新的桥式方案——空腹式箱梁连续刚构,该结构是钢管桁架和预应力混凝土板的组合结构。
补充资料: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 ,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造成的地裂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造成的地裂

表:中国地震烈度表

表:中国地震烈度表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D0984_4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