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排洪沟
1)  floodwater draining channel
排洪沟
1.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loodwater draining channels in the urban district of Lanzhou,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detail planning, functional position and harness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of the floodwater draining channel so as to decrease the disaster occurrence and fully play the floodwater draining function.
针对兰州市区排洪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排洪沟的详细规划、功能定位及整治管理的对策,减少灾害发生,充分发挥排洪功能。
2)  Old discharge flood ditch
旧排洪沟
3)  flood ditch
洪沟
1.
There was few hydrologic station in many place of Xinjiang,especially in small river and flood ditch.
由于新疆地域广大,水文站网测站稀疏,特别是小河流和洪沟一般均无水文测站;因此,当渠系建设必须穿越无资料的小河流和洪沟时,经常会遇到设计洪水计算无资料的问题,如何在无资料情况下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4)  Flood-cutting channel
截洪沟
5)  ditches and rivers for mountain torrents
山洪沟河
1.
The paper st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tches and rivers for mountain torrents and channels for drainage and receding water in Taiyuan City.
阐述太原市山洪沟河及排退水渠的现状及发展 ,研讨河道及排水渠道的规划和复盖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存在的一些问
6)  ditch of flood control
防洪沟
补充资料:《保卫芦沟桥》联合公演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话剧工作者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爱国戏剧活动。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7月15日,上海剧作者协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的决议,并决定集体创作一部以芦沟桥事件为题材的3幕剧《保卫芦沟桥》。
  
  《保卫芦沟桥》是一个紧密配合政治形势,迅速反映中国抗战现实的剧本。剧本由于伶、崔嵬、张季纯、王震之、马彦祥、石凌鹤、姚时晓、宋之的、阿英、塞克、陈白尘、章泯、袁文殊等17人参加写作,由夏衍、张庚、郑伯奇、孙师毅等4人整理,阿英写代序。剧本主题歌由塞克、孙师毅、盛家伦等人作词,冼星海、周巍峙、唐学泳等人作曲。全剧由3个连续的独幕剧组成,第一幕《暴风雨的前夕》、第二幕《芦沟桥是我们的坟墓》、第三幕《全民的抗战》。辛汉文、陈白尘、瞿白音、阿英、于伶等7人,负责演出筹备工作,导演团由洪深、唐槐秋、袁牧之、金山、石凌鹤、宋之的等19人组成。上海各剧团、各电影公司的近百名演员参加了演出工作。
  
  1937年8月7日,《保卫芦沟桥》在上海南市蓬莱大戏院正式公演。每天日夜两场,场场爆满,有时还需加演临时场来满足群众的要求。尽管这个戏在艺术上比较粗糙,但由于作者和演员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迅速在舞台上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批判了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歌颂了人民群众、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抗日精神,演出在广大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演出活动一直进行到"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
  
  
  《保卫芦沟桥》是中国戏剧工作者团结抗日的先声,它揭开了抗战戏剧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话剧运动进入了抗日战争新的历史时期。
  
  与此同时,以芦沟桥事件为题材的剧本还有田汉的《芦沟桥》,张季纯的《血洒芦沟桥》,陈白尘的《芦沟桥之战》。这些剧本都在当年发挥了战斗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