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近代公园史
1)  Modern park history
近代公园史
2)  parks in modern history
近代公园
3)  Chinese park and garden (1840~1949)
中国近代公园
4)  Close-fitting Parks
近邻公园
1.
Neighborhood Parks in Japan are called "Close-fitting Parks" because of its short service distance, permission at any time and being close to everyday life.
日本的近邻公园由于服务半径短、随时可以自由进入、离日常生活较近,被人们昵称为“贴身公园”。
5)  Modern Landscape
近代园林
1.
Some of the Best Aspects of Jiangsu Modern Landscape in China;
江苏近代园林 几多中国之最
6)  the modern garden and landscape
近代景园
补充资料:中国近代公园
      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发展。一些高等院校,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开设了造园课程。1928年曾成立中国造园学会。
  
  租界的公园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租界。他们用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在租界建造公园,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并长期不准中国人进入。这种公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外滩公园,或称外滩花园(现黄浦公园,建于1868年,图1),虹口公园(建于1900年),法国公园(又名顾家宅公园,现复兴公园,建于1908年);天津的英国公园(现解放公园,建于1887年),法国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1917年)等。1926年,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影响下,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才内定将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后于1928年付诸实施。
  
  
  中国自建的公园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自建的公园。其中有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建于1897年),无锡的城中公园(建于1906年,图2),北京的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建于1906年,现为北京动物园的一部分),成都的少城公园(建于1910年,现人民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建于1911年)等。这些公园多为清朝地方当局所开辟,只有无锡城中公园为当地商人集资营建。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皇家苑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有1912年开放的城南公园(先农坛),1914年开放的中央公园(社稷坛,现中山公园),1924年开放的颐和园,1925年开放的北海公园。许多城市(主要在沿海和长江流域)也陆续建立公园。有些是新建的,如广州的中央公园(现人民公园)和黄花岗公园(均建于1918年);四川的万县西山公园(建于1924年)和重庆中央公园(建于1926年,现人民公园);南京的中山陵(建于1926~1929年),建筑为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园林为园艺家章守玉设计,是气势宏伟的优秀陵园。有些是将过去的衙署园林或孔庙开放,供公众游览,如四川新繁的东湖公园(1926年开放),上海的文庙公园(1927年开放,现南市区文化馆)。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在中国近代公园出现的同时,一些军阀、官僚、地主和资本家仍在建造私园,如府邸、墓园、避暑别墅等。较有代表性的是荣德生建的梅园(1912),王禹卿建的蠡园(1927),均在无锡。这一时期建造的私园一种是按中国传统风格建造,不过艺术水平已不如明清时期;一种是模仿西方形式建造,一种是中西风格混杂(当时称为"中西合璧"),都很少有优秀作品。
  
  西方造园艺术的传入  西方造园艺术传入中国,虽然可上溯到清代乾隆时期的圆明园西洋楼,甚至明末清初东南沿海一带一些绅商的私人花园,但影响很小。租界建造的公园和宅园才使西方造园艺术为较多的人所认识。租界公园的风格,以当时风行世界的英国式为主(见英国自然风景园)。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如上海的外滩公园和天津的英国公园;大公园如上海的虹口公园和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1914年)多为英国风景式的。
  
  其他风格的造园手法,在租界的公园和那个时期的一些中国园林中也可找到。例如上海的凡尔登公园(现国际俱乐部)和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明显的法国勒诺特尔式风格(见法国园林);河南鸡公山的颐楼和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显然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见意大利园林);上海的汇山公园(现杨浦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局部风景区是荷兰式的。
  
  另外,入侵中国的俄国、德国和日本等帝国主义,也把它们本国的园林风格带到中国,例如天津就曾建有俄国公园、德国公园、大和公园(都已毁坏)。但这些国家的园林风格在中国的表现都不是很纯正的,外来的各种风格常常互相混杂或者同传统的中国风格相混杂。外来的园林风格除了对沿海、长江流域和个别边疆省分(如云南、新疆、黑龙江)有明显影响外,对广大中国内地则影响甚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