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家花园
1)  The Garden of Li's Residence
李家花园
2)  Lin Family's Garden
林家花园
3)  The garden of ma huitang's residence
马家花园
4)  the garden of Na Tong's Residence
那家花园
5)  Lejia garden
乐家花园
1.
On the basis of on-the-pot survey and a lot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author explores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Lejia garden in Haidian District, and illuminates garden layout and gardening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gardening with rocks at the same time.
在现场测绘和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 ,论文对海淀乐家花园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探寻 ,并对其园林布局和造园特色 ,特别是叠石手法进行了论述。
6)  Yan Family's Garden
严家花园
1.
The Design and Making of Inscribed Boards,Couplets and Inscriptions of Yan Family's Garden in Mudu Town of Suzhou
苏州木渎严家花园匾联题刻的设计制作
补充资料: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现已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吉尼斯纪录。花园占地近350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精华,广纳各方花草滕树之名贵,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一体,是景区内最具徽文化魅力景点。

鲍家花园系春秋名相"管鲍之交"鲍叔牙后裔;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貌岸然员鲍启运的私家庄园。与当时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部份受损于太平天国战乱,现已按原貌修旧如旧恢复之。

鲍家花园占地360余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之精华,广纳各方花草藤木之名贵,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于一体。为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徽商贵族庄园。现已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遗产及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盆景爱好者之“麦加”。

园内收藏的盆景精品更是世间稀有之珍奇,美的几乎让您感到窒息;美的令您心屡震撼,叹为观止。深受高端名流、文人雅士之青睐,到此一游,终身无悔。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赞曰:“古风今尚在,新景更迷人”。

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魏小安称:"鲍家花园源于徽文化,却超越了徽文化,发展了徽文化,是盆景之“绝唱”,园林之“离骚”。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游园后欣然命笔“盆景无双地,园林第一家”。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说:"我访问过世界诸多国家的园艺、园林,鲍家花园的漂亮,是那样的迷人,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里的盆景更神奇!"

众游人皆叹曰:“鲍家花园如此多娇,引四海宾朋竞折腰”。

棠樾牌坊群坐落在徽州府--徽城(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按忠、孝、节、义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7座牌坊的来历介绍如下:

1、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十三年,通书达理的鲍灿,不求仕途,却十分孝母,在七十老母两足生疮,医药治疗多年无效时,昼夜吮疮去毒,不到一旬而愈,孝行感人,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右侍郎,且建坊旌表。牌坊上以高浮雕手法雕有狮子滚绣球等图案,上书“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字样。

2、慈孝里坊:始建于明初弘治十四年〔1501〕。是旌表鲍宗岩、鲍寿孙父子在宋代德佑年间,被叛将李世达抓获,并威胁要杀死父子中的一个,鲍寿孙急向前,以代父死,而父亲鲍宗岩则要求用自己的头颅,换回儿子的生命。父子两人在生死面前,父慈子孝。“慈孝里”坊是明永乐皇帝御制。

3、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是一座旌表鲍文龄妻子汪氏的贞操守节“贞节”坊。汪氏年仅25就丧夫守节,直到45岁病逝,石坊上所题“矢贞全孝”,赞颂了汪氏至死守节的情操,“立节完孤”,则褒奖他不仅守节,而且还含辛茹苦地为鲍文龄抚育孤儿长大成人。

4、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清嘉庆十年〔1805〕,洪水泛滥,鲍漱芳带领众商捐米6万石、麦4万石,用以赈灾,尔后再捐银300万两,资助治水工程。他的儿子鲍均志父业,也多有善举。督抚将鲍氏父子的义举事迹上奏朝廷,皇上恩准修筑“乐善好施”即“义”字坊。

5、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受旌表的吴氏贞节之举甚为“壮烈”的“贞节坊”。她是鲍文渊的续弦。吴氏22岁远嫁鲍文渊。29岁守寡,并历经艰辛,饱尝风霜,将鲍文渊前妻的孩子抚养成人,所以获得牌坊额匾上“节劲三冬”、“脉存一线”的赞誉。

6、鲍逢昌孝子坊: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因鲍逢昌父亲在战乱中,离家远去,久无音讯,他14岁时沿途乞讨,四乡寻父,最终在雁门古寺与父相见。他的母亲长期患病,又割股为药,给母亲诊治;还远去桐庐,冒生命危险,在悬崖绝壁采集草药,终于治好了母亲的病。赢得了“天鉴精诚”和“人钦真孝”的美誉。

7、鲍象贤尚书坊:初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牌坊上“赠工部尚书鲍象贤”8个大字,是一座旌表鲍象贤的“忠字坊”。因其在云南平定叛乱,两广击退倭寇立大功,所以牌坊两侧,分别刻有“命涣丝纶”、“官联台斗”,这是皇族赐予的极高荣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