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旅游经济研究
1)  Tourism Economy Research
旅游经济研究
2)  tourism research
旅游研究
1.
Observing Tourism researches by Game Theory;
博弈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上的应用
2.
In this paper,the journal of Tourism Tribune was taken as an example,2 111 articles which were published from 1986 to 2006 were calculated statistically,classified and analyzed,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stat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对《旅游学刊》1986-2006年发表的2111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我国旅游研究的现状及特点:研究领域集中在旅游管理、旅游经济、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热点集中在饭店与餐饮、旅游业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研究成果过于功利,研究方法单一。
3)  tourism study
旅游研究
1.
Thoughts on legitimation of tourism study based on language game theory;
旅游研究的合法性:一个基于语言游戏理论的思考
2.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which was held in Beijing,concentrated on the economic, geo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sia and their influence on global tourism, and may largely impact on tourism study and tourism industry of China, Asia, even the whole world.
2006年8月在中国召开的“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亚洲的经济、地理政治和社会的动态发展,以及这些变化对全球旅游的影响,将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旅游业和旅游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interface between tourism study and modern cultural geography.
该文试图认知现代文化地理学新理论、新方法与旅游研究之间的联系。
4)  tourism studies
旅游研究
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ademic gaps of tourism stud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ountries.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所存在的差距。
2.
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 tourism studies in China and those in North America,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exist greater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high-level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s,discipline-involved degree and subject-selecting background.
通过对国内有关旅游研究博士论文 (包括博士后研究报告 )与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的对比分析发现 ,国内和北美参与高层次旅游研究的学科类别、学科参与度及选题背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同时学科参与总体上分散但又相对集中的趋势都比较明显。
5)  tourism economy
旅游经济
1.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of Sheyang River lock in Jiangsu Province;
江苏射阳河闸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2.
Impact on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industry in Xingan League from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ourism economy;
西部大开发和旅游经济对兴安盟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3.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ourism Economy in National Minority Regions——the Case of Liannan Autonomous Country of Yao Nationality;
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
6)  tourist economy
旅游经济
1.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economy in China;
我国国际旅游人口分布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expressway in Shanxi Province,discusses the accelerating effect of the expressway development on tourist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and analyze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expressway and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介绍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的发展,论述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山西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对高速公路及全省经济的推动作用。
3.
The stream of people generated by the tourism has brought China a massive "material flow", "financial flow", "technical flow", "traffic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nd created a new economic field, tourist economy field.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 ,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
补充资料: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涉及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从1967年起连续出版了《大陆中国的经济概貌》(1967年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估计》(1972年版),《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1975年版)、《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1978年版),1982年又出版了《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其中后三本书已有中译本。

《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77年。)是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于1975年7月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报告的汇编。据称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28位美国国内外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15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其中包括商务部、中央情报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在这本书里,有相当大部分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问题的。包括:1.工业发展史。如"1949年至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用工业"、"中国的工业体制"、"中国工业工人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工业的增长与前景"和"中国的钢铁工业";2.农村和农业。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业"、"牵制中国发展的几个因素"、"1963年至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社体制"和"中国农村的工业化";3.基本建设与电信。如"1949年至1974年中国的基本建设趋势"、"1949年至1974年的国内和国际电信";4.国防经济与对外贸易。如"1965年至1974年中国的国防负担"、"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关系"、"1950年至197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此外,他们还研究了中国的技术引进和推广、中国的人口问题、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的布局、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等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0年。)也是由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组织了37位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会同美国13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编写而成的。书中集中研究了中国的以下问题:1.制造业和采掘工业。如"中国的政治斗争和工业增长(1965-1977年)"、"中国机械工业的调查"、"中国能源的系统分析"、"中国矿产经济"和"中国的电力工业";2.人口和劳动力的利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增长"、"中国在实现现代化中有关科学和技术的若干问题"、"中国1949年至1978年的就业政策(以农村生产妇女为重点)";3.农业。如"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国的粮食贸易"和"中国农业技术政策和能力的演变";4.对外经济关系。如"中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和"中美商业关系"等等。

1982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再次组织编写了《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中译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5年。),集中研究了"中国工业管理的改革"、"中国运输事业的发展(1971~1980年)"和"中国的劳动力(1957~1980年)"等经济史问题。

前苏联学者克娜瓦洛夫和莫洛佐娃研究了1949~1974年的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发展问题。莫洛佐娃认为在1974年中国有483200000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大约58%,其中有22%的人口居住在城中。她还估计,1974年,中国城镇人口约为1.7亿,占总人口的20%。她还研究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粮食产量问题。(注:彼得罗夫、莫洛佐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年。)对于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研究,他们大致把1949年到1957年作为一个时期,1958年到70年代末作为另一个时期。他们认为中国在第一时期遵循了既定的依靠苏联的路线,出现了工业的迅速增长,并为中国工业此后的成功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